[发明专利]面向鉴别的图像相关特征融合识别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6345.X | 申请日: | 200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5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涛;杨慧军;金博;敬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6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鉴别 图像 相关 特征 融合 识别 系统 | ||
1.一种面向鉴别的图像相关特征融合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投影矩阵获得模块、新特征构造模块、线性鉴别分析模块、数据分类模块,其中:
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目标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经过图像配准操作后,将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组成图像对,将每幅图像作为一个矩阵,然后将图像对作为训练样本集,最后将训练样本集传输给投影矩阵获得模块和新特征构造模块,并将采集到的测试图像传输给新特征构造模块;
投影矩阵获得模块接收训练样本集,分别建立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对应的训练样本集矩阵的平均值,根据得到的平均值,再根据面向鉴别的图像相关特征融合识别方法,给定初始迭代值,通过迭代过程,解特征值问题,构成从行和列两个方向抽取特征的投影矩阵,并将投影矩阵传输给新特征构造模块;
新特征构造模块接收输入的训练样本集和投影矩阵,将所有训练样本集矩阵利用投影矩阵投影到特征空间,得到两种图像的训练特征,将测试图像也投影到特征空间,得到两种图像的测试特征,将这两种图像的训练特征和测试特征分别做并行融合形成新特征,并将新特征转化为向量形式后传输给线性鉴别分析模块;
线性鉴别分析模块接收向量形式的新特征,将训练特征并行融合形成的新特征作为线性鉴别分析方法的训练数据,测试特征并行融合形成的新特征作为测试数据,用线性鉴别分析方法抽取得到面向鉴别的训练系数矩阵和测试系数矩阵,并将训练系数矩阵和测试系数矩阵传输给数据分类模块;
数据分类模块接收训练系数矩阵和测试系数矩阵,将训练系数矩阵作为识别标准,采用最小距离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即能识别出测试图像所属的类别;
所述投影矩阵获得模块,其建立两种训练样本集矩阵的平均值,具体如下:训练样本集中有N对图像(Ai,Bi),i=1,2,...,N,Ai为第一种图像,Bi为第二种图像,其中均为矩阵形式,则第一种图像的均值为:第二种图像的均值为:其中,r1,c1为图像矩阵Ai的行数、列数,r1,c2为图像矩阵Bi的行数、列数;
所述面向鉴别的图像相关特征融合识别方法是指:找到一组最优投影矩阵使得Ai和Bi的投影的相关性最大,具体如下:寻找r1×l的投影矩阵U1和c1×τ的投影矩阵V1,将Ai投影到矩阵以及寻找r2×l的投影矩阵U2和c2×τ的投影矩阵V2,将Bi投影到矩阵使Pi和Qi的相关性最大,其中,U1,V1为Ai的左右变换矩阵,U2,V2为Bi的左右变换矩阵,Pi为经变换矩阵降维后的Ai,Qi为经变换矩阵降维后的Bi,l,τ为Pi,Qi的行数和列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63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流密度计
- 下一篇:光耦合器及其制造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