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hPEBP4蛋白来源的HLA-A2限制性表位多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6614.2 | 申请日: | 200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2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曹雪涛;孙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C07K7/06;C07K7/08;C12N15/12;C12N5/00;A61K38/17;A61K38/08;A61K38/10;A61K35/1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迅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pebp4 蛋白 来源 hla a2 限制性 多肽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 白(hPEBP4蛋白)来源的HLA-A2限制性表位多肽,以及该表位及其相关的重组 蛋白、编码核苷酸序列、抗原递呈细胞、组合物以及针对该表位的特异性免疫 效应细胞在表达hPEBP4肿瘤治疗及预防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hPEBP4(SEQ ID NO:12),原称为“hPEBP5”,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见 中国专利申请CN02136556.3。它是从正常成人骨髓细胞体外原代培养获得骨髓 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并构建BMSC cDNA文库,利用 cDNA文库大规模测序的手段,从BMSC cDNA文库中分离到的一种新型全长新 基因,属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EBP)家族,在GenBank/EMBL数据库中登 录(序列号为AY037148)。hPEBP4蛋白包含227个氨基酸(SEQ ID NO:13)。其 氨基酸序列在75-195位为典型的磷脂酰乙醇胺结合保守区域(PBP)。
合成肽疫苗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 新的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且其副作用轻微、安全性 好,是目前疫苗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广泛应用于抗肿瘤及抗病毒免疫治疗。 目前已经有多种基于表位多肽的疫苗进入临床研究或上市。
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和抗病毒免疫中起关键作用。T细胞识别的抗原是与细 胞表面的MHC-I类或II类分子结合的肽,其长度约为8-12个氨基酸。而作为 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效应细胞CTL(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则识别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内源性肽。已有证据表明,合成肽 能直接与MHC-I类分子结合,而不需要APC的加工、处理,它和天然的内源性 肽在激活免疫系统方面具有同等的效力。
多肽疫苗己成为目前抗恶性肿瘤的一项新策略,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肿瘤 治疗性疫苗。研究较多的有:(1)gp100:来源于gp100的肽G9154(序列为: KTWGQYWQV)、G9209(序列为:ITDQVPPFSV)均能诱导抗原特异性的CTL。用之致 敏来自HLA-A2+的黑色素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能明显增强其诱导特 异性CTL的能力:诱导的CTL即能识别未修饰的gp100;(2)CEA:采用与上述 相似的方法,Zaremba等人的研究表明:CEA的肽CAP1-6D不仅能在体外致敏 CEA特异的CTL,其效力为CAP1的100-1000倍,在体内也能诱导CEA特异的 CTL(而CAP1却不能);而且所致敏的CTL同样能识别CAP1。更为重要的是,这 些CTL能溶解同源的表达CEA的人类肿瘤;(3)MAGE-2:MAGE-2广泛存在于黑 色素瘤、喉癌、肺癌、肉瘤等多种肿瘤(除睾丸外),不存在于正常组织。在MAGE-2 中已发现有三段多肽能与MHC-I类分子在37℃下形成稳定复合物,其中至少有 两个能被HLA-A*0201加工、呈递,成为多肽疫苗研究的新候选者;(4)P21WAF1: 将P21WAFI的肽与内源化肽融合能抑制肿瘤的生长;(5)HER2/neu:来源于 HER2/neu的肽在体外能致敏特异性的CTL,在小鼠体内也能诱导特异的CTL, 且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另外采用HPV多肽疫苗也已经进入临床研究。
HLA-A2是一种在我国人群中具有较高分布的一种MHC-I类分子,阳性率在 40-60%之间,占MHC-I类分子各个亚群的首位,由于HLA-A*0201是人群出现 频率最高的位点,基序组成明确,因此是疫苗设计中首选的相关分子。
随着对MHC-I类分子和肽表位分子相互作用认识的深人,科学家们已建立 了较为成熟的表位鉴定技术路线,主要步骤如下:(1)根据表位和MHC-I类分 子相互作用的特点,预测MHC-I类分子限制性CTL表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 拟技术对预测表位进行进一步筛选;(2)测定表位与MHC-I类分子结合力;(3) 利用体外细胞毒分析或免疫荷瘤转基因小鼠鉴定肽表位能否诱导CTL,寻求最 佳优势表位。基于这一技术路线,已有多种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被鉴 定,有的已在临床显示了较好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6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