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步法合成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6948.X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4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范仲勇;胡益民;董建廷;逯琪;孙猛;卜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22/40;C08F2/06;C08F22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包兆宜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步法 合成 苯乙烯 苯基 马来 亚胺 酸酐 三元 共聚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高分子耐热抗击改性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 及一步法合成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高分子材料的耐热性是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酰亚胺类聚合物 以其优越的耐热性能而受到普遍关注。N-苯基马来酰亚胺作为其中一员,是近年来开 发的一种新型改善树脂耐热性的单体。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 物(St/N-PMI/MAH)由于引入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和马来酸酐(MAH),分子 链中酰亚胺环状结构增加,马来酸酐化学反应接枝功能团引入,聚合物的耐热性能得 到显著提高,并具有与聚酰胺类,聚苯乙烯类,PVC类等高分子材料熔融化学接枝能力, 是一种优良的耐热接枝改性剂。St/N-PMI/MAH共聚物是在塑料改性以及制备特种塑料 合金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合成St/N-PMI/MAH共聚物主要采用本体稀释聚合的方式,存在如下不足与缺 陷:本体聚合过程中分子量增大,聚合粘度突然增大,聚合热难以通过聚合产物传递 到外部冷凝装置,反应控制复杂,即便采用滴加进料方式来改进聚合工艺,但由于滴 加的速度慢,滴加的时间过于长,因此本体聚合的产物结构组成波动很大,从而影响 了产物的物理性能。故,采用本体稀释方式制备St/N-PMI/MAH三元共聚物,造成设备 成本巨大,工艺复杂,极大影响了产物产量的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量化学 接枝反应型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溶液聚合、一步法合成苯乙烯/N- 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St/N-PMI/MAH)的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采用溶剂聚合一次投料方法制备获得三元共聚物,涉及的耐热 抗冲击剂的化学结构是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马来酸酐的三元共聚物,所述三 元共聚物中N-苯基马来酰亚胺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1∶2,马来酸酐含量为 1.8%-2.6%,产物表现出单一玻璃化转变温度。本方法能解决现有技术的设备复杂, 工艺复杂,质量不稳定等合成问题。
本发明方法通过下述步骤,
在500ml四口反应釜分别装上导气管,回流冷凝装置,搅拌装置,温度计,先通入 氮气,吹出反应器中残留空气,将混合原料和高沸点溶剂加入,其中混合原料和溶剂 加入方式可以分为:先将混合原料在60-80℃常压下通过熔融搅拌形成均相混合液,本 发明的实例中,在压力101.3KPa搅拌40-60分钟充分溶解形成混合液,然后导入预热 的溶剂中聚合;或直接将混合原料和溶剂加入反应器,升温至60-80℃在氮气保护和 机械搅拌下,形成混合溶液,进行溶液聚合;加热升温至90-100℃下投入引发剂,升 温至120-150℃,保持压力不变,反应0.5-6小时,反应完成后,保持压力不变升温至 沸腾,蒸发掉溶剂,再冷却,过滤,干燥得到成品。
所述混合原料为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和马来酸酐,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N- 苯基马来酰亚胺25-50%;苯乙烯45-70%;马来酸酐1-5%。
所述的高沸点溶剂选自酮类,酰胺类,亚砜类以及苯类如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苯,二甲基亚砜等。溶剂沸点大于120℃;溶剂的质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0.8-4 倍。
所述的引发剂可以是有机过氧化物或者偶氮类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包括有机过 氧化酮类,过氧化缩酮类,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烷基类,过氧化二丙烯酸类,过氧化 酯,过氧化二碳酸酯类。如过氧化邻(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过氧化苯甲酰。偶氮类 有机化合物有偶氮二环己基甲腈,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所述引发剂用量占 混合液总质量的0.01%-2%。
本发明中,每100g混合原料中,引发剂用量为0.1-2g、溶剂用量80-40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69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
- 下一篇:透明高酰基结冷胶及其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