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厂烧结设备用炉条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7229.X | 申请日: | 200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毛军;周耀忠;钱宏生;陈玥;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H17/12 | 分类号: | F23H17/12;B22C1/16;B22C1/18;B22C9/20;B22C3/00;B22C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0007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厂 烧结 备用 炉条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件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高铬耐热铸件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钢厂烧结设备用炉条为高铬耐热铸件,需求量十分巨大,但其质量要求较高。 除材料成分需达到要求外,铸件的尺寸精度达ISO80626级,纵向、横向弯曲度≤0.5mm, 表面光洁度≤50S,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价格的竞争,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 特别是日本的炉条生产逐步向中国进行梯度转移,并且促使其生产工艺不断更 新。从最初的日本用壳型铸造工艺批量生产到1996年我所开发成功采用水玻璃 为粘结剂的熔模铸造工艺大批量生产各种型号的炉条,并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
目前生产所采用的方法—水玻璃为粘结剂的熔模铸造工艺,虽然能达到上述要求, 但这种生产方法很复杂,其生产过程如下:
备腊料—蜡模制造—壳形制造—脱蜡—模壳自然干燥—模壳焙烧—浇注—清理打 磨—加热整形。不仅工序多,生产周期长(3天左右),其中二道工序消耗能源。
但从2000年以来,由于金属材料及铸造原辅材料价格的上涨、人民币的升 值等因素,采用水玻璃为粘结剂的熔模铸造工艺来生产各种型号的炉条已失去了 原有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并进一步扩大产量,必须再次对生 产工艺进行改革,在满足高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试验研究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 低的新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能确保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又高效合 理、节能环保、生产成本更低的钢厂烧结设备用炉条的生产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厂烧结设备用炉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包括:
a)混制型砂
在重量比50%的50/70目的原砂和50%的70/140目的原砂中,加入重 量占总砂量4—5%改性水玻璃混制型砂;
b)造型
采用垂直造型工艺,制造若干砂型,每个铸件的两部分型腔分别对应 设于相邻两砂型内,在砂型紧实后立即吹CO2气体,硬化后实施起模, 取出砂型,
c)上涂料
在砂型的型腔面上涂料,采用淋涂的方式,涂料采用快干醇基涂料, 点燃自干;
d)合型
将砂型对应垂直合型成串:
e)浇注
在成串的砂型上放上浇口杯,依次浇铸。
所述的原砂是精制石英砂或海砂。
所述的改性水玻璃可以为433水玻璃粘结剂或466水玻璃粘结剂。
所述涂料浓度最好为波美度40—45°。
砂型紧实后通CO2气硬化,CO2气体压力最好为10—20MPa,时间最好为 30—50秒。
本发明生产炉条的生产工艺与目前采用的水玻璃为粘结剂的熔模铸造工艺 相比主要有如下优点:
A)投入少、上马快;
B)工序少、生产率高、生产周期短;
C)减少环境污染;
D)降低能源消耗;
E)经济效益好,生产成本可降15%左右
首先按照本发明生产工艺生产的钢厂烧结设备用炉条,完全能够满足其特定的 质量指标;在此前提下采用本工艺来生产炉条其生产成本可下降10%以上,而本 发明采用的垂直造型、无箱叠型浇注工艺其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利于高效率生产; 同时由生产中的选材和工艺决定其旧砂的回用率极高,而且该工艺在节能和污染 方面也具有显著的改进。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钢厂烧结设备用炉条的外形;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砂型合型的示意图。
图中:1.炉条铸件单侧型腔 2.单个砂型 3.浇口杯
具体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工艺流程:
a)混制型砂
经过大量的试验我们选择以下二种原砂以及二种改性水玻璃粘结剂作为本 发明的原辅材料,并进行性能对比试验,从而选出粘结剂加入量少、强度性能好的 原砂及粘结剂。
其中原砂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72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