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无线方式监测病人起居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7549.5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3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研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G01L1/22;G08B2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何兴元 |
地址: | 200431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方式 监测 病人 起居 装置 | ||
1.一种以无线方式监测病人起居的装置,由下述模块组成:
压力传感模块,包含压力传感器以及相应的数据处理电路,负责感应压力的变化并将收集到的传感数据经数据处理电路处理后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包含MCU以及存储器,负责将压力传感模块传来的数据处理后传送到无线通信网络模块并负责储存数据;
无线网络通信模块,包含基于Zigbee协议的射频收发电路以及天线,负责将数据处理模块传送来的信号通过无线智能网络发送到监控中心;
通信模块,包含串口电路,所述通信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该装置可利用通信模块与外界相连以便调试所述的装置;
电源模块,包含直流供电电路和/或交流供电电路,负责给所述的装置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无线方式监测病人起居的装置进一步包含警报模块,该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并包含发光电路和/或发声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无线方式监测病人起居的装置进一步包含复位模块,该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并包含复位按钮和复位电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是金属压力形变电阻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模块内的数据处理电路包括桥式信号采集电路、运放电路、滤波电路、温度补偿电路、A/D转换电路及线性修正电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所述的装置作为节点以及一监控中心作为控制中心,上述装置可以组成一个无线监护网络,该网络的工作频段为2.4GHz,共16个传输频道,网络数据传输率低于250Kbps,无障碍点对点传输距离为350米,网络内数据的传输采用128位AES加密技术;该网络内数据包大小为8字节,数据包的格式包括前导码、地址、数据类型、有效数据载荷、校验码五个部分;该网络节点采用的无线射频接入模块通信协议栈包括兼容Zigbee协议的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路由协议、网络拓扑控制协议、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对应OSI网络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其中,物理层采用DSSS直接序列扩频调制技术,MAC层采用CSMA协议,网络拓扑结构控制算法采用低功耗自适应分簇算法,路由协议采用基于信源树的广播方式。所述的无线监护网络设置为可自适应无线组网,数据通信设置为采用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方式,每个节点均具有网络路由功能,故该无线监护网络可以自由增减节点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提高无线监护网络更高的可靠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网络盲点处加入中继路由器以便于数据可以更加畅通的传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降低无线监护网络数据通信的丢包率,节点传输数据采用搜寻最近中继路由方式传输,并且当传输失败时,将存储数据等待十秒后,再次请求发送,直到通信成功为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装置都可以设定压力变化报警范围、灵敏区间、报警方式和工作时间;各节点采用IP地址进行地址分配管理,每个节点拥有唯一的IP地址;所述的装置可通过串口与外界通信。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监护网络管理采用轮询与实时中断报警相结合方式,通过轮询方式进行节点的维护和管理,而当某一节点出现报警时,将通过中断方式实时提供报警信息,同时报警信息存储在存储器内。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中的压力传感器的采集频率为每分钟一次,如果出现报警信息,则及时向上报告,如果没有出现报警信息,设备不发送任何信息,并处于休眠状态,同时监控中心每十分钟轮询一次本地网络内的节点。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采用测量病床压力变化来判断病人离床状态,全被动地监控病人的起居情况,并通过所述无线监护网络将检测信息实时发送到监控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研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研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75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