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流宽度可调式冷却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7957.0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7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B21B37/00;B05B1/20;B05B1/32;B05B1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流 宽度 调式 冷却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冶金轧钢生产线的层流宽度可调式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的热轧连轧机生产线都要使用到层流冷却装置,其主要功能就是将精轧出口的带钢,根据卷取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快速冷却,以保证带钢的产品性能。
以热轧厂为例,其层流冷却装置共有76组冷却集管(对应上下为一组)。其中前68组为主冷段,后8组为精冷段。一般分为若干个冷却区,每个冷却区都有各自的主冷段和精冷段的冷却区串接而成,冷却区的主冷段又由若干组强冷集管组和若干组主冷集管组构成。层冷模型在计算所需打开集管阀组时,按照主冷段从前往后,精冷段从后往前规则进行设定。因此,根据终轧温度到卷取温度的设定温降,主冷段的前4组以及精冷段的后4组在每次设定都是需要打开的,因此基本上处于常开状态;每组集管的位置(距精轧最后机架)在基础自动化控制中都有数据,另外基础自动化对于带钢在层流辊道上的位置都需要进行跟踪。其冷却控制如下:
首先,过程机根据设定的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通过层冷模型计算,确定主冷段和精冷段冷却集管的打开组数,并下发指令给精轧基础自动化对水阀进行控制。
其次,当带钢出精轧最后机架由精轧后测温仪测出带钢实际的终轧温度后,再对冷却集管的打开组数进行相应的调节。
最后,当层冷后的卷取测温仪测出带钢的实际卷取温度后,根据设定的卷取目标值动态对层流冷却集管打开组数进行调节,以保证带钢的卷取温度在设定范围内。每个阀组的冷却水量可控制带钢温度为5度。
热轧带钢板形一直是用户们特别关注的质量问题,板形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带钢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用户对其板形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热轧生产线不断发展,生产品种、规格逐渐扩大,目前的产品结构与以前已经截然不同,以前以普碳钢为主,目前主要生产微合金钢和碳锰钢。现有的层流冷却系统,随着轧线轧制规格的不断拓展和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已经不能满足部分钢种生产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含有合金元素的强度钢(如:BS600、BS700、B510L、S45C、SS400等)。这些强度钢在经过层流冷却区域以后,由于现有的层流冷却系统存在着水压不稳、水流分布不均匀等问题造成带钢的冷却不均,从而导致带钢出现一系列板形质量问题,在轧线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现带钢由于冷却不均造成的C翘,和宽度方向冷却不均造成的板形变化,尤其边部温度降低较大会在后续冷却过程中产生带来双边浪趋势的内应力,给带钢的板形、机械性能、温度及相变在宽度方向的均匀性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为此,川崎制铁有限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金属带材的冷却方法和装置》(申请公开日1987.12.16,专利公开号CN87100594),其层流冷却装置采用由一对限定狭缝的平板部件组成的层流喷管,冷却水流过此狭缝形成一冷却水屏栅,为调节该喷管内的通道区域,该层流喷管的平板部件至少有一个在垂直于冷却水流动的方向上可以变形,至少有一个平板较好地响应冷却水压力,引起通道区域变化,从而调节冷却水通道区域。此方法采用对层流冷却集管边部遮挡的方法,对带钢边部温度降低较大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但该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显而易见,这种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在生产较窄带钢时,大量冷却水白白浪费,不利于生产资源的节约。
发明人设想研制一种层流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能够根据带钢不同宽度的冷却工艺要求,对应建立相应于带材通道宽度的缝隙层流,实现层流冷却区域在宽度上的相应变化,从而调节冷却水在通道宽度方向上的区域,减少带钢边部的温降,确保带钢的板形、机械性能、温度及相变在宽度方向的均匀性;与现有的边部遮挡技术不同,在达到同样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冷却水资源的浪费,经联机检索,至今为止未见有相同或相似的专利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层流冷却系统存在着带钢宽度方向冷却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流宽度可调式冷却装置及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带钢不同宽度的冷却工艺要求,对应建立相应于带材通道宽度的缝隙层流,实现层流冷却区域在宽度上的相应变化,从而调节冷却水在通道宽度方向上的区域,减少带钢边部的温降,确保带钢的板形、机械性能、温度及相变在宽度方向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7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带铸造方法及铸造模
- 下一篇:乳化液边部窜流的阻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