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纫机的自动切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8135.4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5/02 | 分类号: | D05B65/02;D05B69/00;D05B6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西江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纫机 自动 切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的自动切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平旋梭锁式线迹缝纫机的自动切线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的锁式线迹缝纫机如中国已公开的发明专利“锁式线迹缝纫机”,其申请号为200710104458.1,该缝纫机具有一收线刀片驱动器驱动一位置保证装置从卡紧位置到释放位置,在释放位置收线刀片可以旋转,使收线刀片从初始位置移至挑线位置。而位置保证装置内设有偏转机构,偏转机构具有枢摆杆,枢摆杆铰接一闭锁杆,闭锁杆与收线刀片驱动器的提升柱塞滑动连接,闭锁杆和枢摆杆在位置保证装置的卡紧位置受偏压弹簧偏压。当收线刀片要旋转至挑线位置时,致动收线刀片驱动器使提升柱塞移出推动闭锁杆和枢摆杆偏转至释放位置。由于收线刀片驱动器要驱动枢摆杆和闭锁杆组成的偏转机构偏转,且要推动释放偏压弹簧的弹力,而需要较大的推力。所以此切线装置较为复杂不稳定,且收线刀片驱动器需要较大的推力,因而体积相对较大,使得整体体积无法缩小,而收线刀片驱动器出力时会产生撞击声音,亦为其缺失。
另外,由偏转机构等的连杆机构来带动收线刀片枢转,由于其作动的电磁铁需克服偏压弹簧的阻力,无法确保收线刀片从初始位置旋转至极限位置后才返回,如此无法使梭线和针线顺利进入收线刀片的挑线槽中,进而于收线刀片返回初始位置时切断,因而切线效率不佳。所以,本发明即针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自动切线装置,其系将驱动器直接装在活动刀枢轴的摆臂上,利用驱动器的芯轴直接与一凸轮组接触,并由凸轮组的曲面变化来推动芯轴,同时驱动摆臂、枢轴及活动刀旋转,可省却先前技术的偏转连杆机构与偏压弹簧,使整体装置更为简单,结构紧凑,可增强切线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自动切线装置,其凸轮组的复位凸轮在切线周期结束时可将驱动器的芯轴推回原位,可省却现有技术将驱动器复归的偏压弹簧,因此驱动器芯轴伸出时不会遇到任何阻力,而可使用推力较小,体积也较小的驱动器来传动,使整体体积缩小,并可避免驱动器产生明显的撞击声音。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自动切线装置,由凸轮组的限位凸轮在切线周期的初期限制驱动器芯轴前端的位置来带动活动刀由初始位置旋转至勾线位置,可确保活动刀转动到极限位置才返回,以确保勾线动作,提升切线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发明缝纫机的自动切线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系包含:
一旋梭座,其上固定一固定刀。
一传动轴,安装于该旋梭座中。
一凸轮组,装设于该传动轴上,并与该传动轴同步转动,该凸轮组包括一轴向凸轮、一限位凸轮与一复位凸轮,该轴向凸轮与该限位凸轮相邻的面分别形成偏转曲面,且二偏转曲面之间形成一导引槽,该轴向凸轮并具有一邻接于该偏转曲面的回转曲面,该复位凸轮于径向方向形成一复位曲面。
一活动刀,经由一枢轴枢设于该旋梭座上,该枢轴下方具有一摆臂,该摆臂上安装有一驱动器,该驱动器具有一可向凸轮组径向活动伸缩的芯轴。
当活动刀需要转动至能捕捉缝线的勾线位置时,驱动器得到信号,以电磁驱动方式使芯轴向该凸轮组方向伸出,随着该传动轴转动,芯轴前端沿着该导引槽前进,该导引槽使芯轴于传动轴的轴向移动偏摆,并带动摆臂及枢轴转动,而驱动活动刀由与固定刀相接的初始位置旋转至勾线位置。接着,由该轴向凸轮的回转曲面将该芯轴前端推回初始位置,并带动摆臂及枢轴反向转动使活动刀反向旋转归位,与该固定刀相接完成切线动作。同时,该芯轴端面受复位凸轮的复位曲面推回缩回位置,而完成切线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位于缝纫机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由图1中a1方向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之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由图1中a2方向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凸轮组的平面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凸轮组的平面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位于初始状态的切线动作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的切线动作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的切线动作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发明由图1中a3方向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0中的f1-f1’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0中的f2-f2’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图10中的f3-f3’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1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面料的移动上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向导湿织物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