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Ba3Cu5Ox粉末为流体源制备钇钡铜氧超导块体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8217.9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5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姚忻;李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22 | 分类号: | C30B29/22;C30B1/10;C04B35/45;C04B35/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翠莹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a sub cu 粉末 流体 制备 钇钡铜氧 超导 块体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钇钡铜氧超导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以Ba3Cu5Ox粉末作为流体源的渗透法制备YBCO超导块体材料,以实现加工复杂形状YBCO超导块体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顶部籽晶渗透法(SIG)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稀土钡铜氧(REBCO)高温超导块体材料制备方法。这些块体材料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如可用于磁悬浮力、磁性轴承、飞轮储能和永磁体等方面。而在应用层面对块材的要求一般为具有较大的尺寸,较高的临界电流密度(Jc)和复杂形状。此方法可以很好的保持样品初始形状。因此可以通过单轴压制或模型浇铸的方法制备出复杂形状的Y211样品,进而制备出复杂形状的样品以满足实际需要。例如,空心圆柱体、球体、多孔样品、超导泡沫及厚膜带材等。
传统渗透法工艺中,流体源由Ba3Cu5Ox粉末和Y123粉末混合压制成体片而得,由于流体源含Y123,为使Y123分解,需将最高温升到包晶反应温度之上,限制了籽晶的选用范围。
另外,传统渗透法工艺只能加工圆柱体形的超导块体材料,不能加工复杂形状的高温超导块体材料。
如文献High-performance single grain Y Ba Cu O bulk superconductorfabricated by seeded infiltration and growth(Physica C 445-448(2006)277-281)介绍了一种顶部籽晶渗透法制备高性能单畴YBCO超导块体材料的方法,其中最高温达1045℃,限制了籽晶的选用范围,而且只能加工圆柱体形的超导块体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Ba3Cu5Ox粉末为流体源制备钇钡铜氧超导块体材料的方法,工艺简单,可以制备出无污染、取向性好的大单畴高温超导块体材料,更可以加工复杂形状的高温超导块体材料。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使用以Ba3Cu5Ox粉末为流体源的渗透法来生长YBCO块体材料。使用Ba3Cu5Ox粉末作为流体源,由于粉末的可塑性强,其可以支撑复杂形状的块体材料。因此使用Ba3Cu5Ox粉末作为流体源来生长YBCO块体材料是一种很好的加工复杂形状YBCO超导块材的方法。
要实现以Ba3Cu5Ox粉末作为流体源的钇钡铜氧超导块体材料,首先要将Y211前驱粉料压制成前驱体片并在其顶部放上SmBCO单晶作籽晶,通过毛细现象,将Ba3Cu5Ox熔体吸入Y211前驱体片中,通过包晶反应:Y211+Ba3Cu5Ox→YBCO获得YBCO块体材料。
本发明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Y211粉末压制成前驱体片,顶部放上一块SmBCO单晶作为籽晶。
2.在坩埚底部放入Ba3Cu5Ox粉末,压实。
3.将前驱体片放在氧化锆珠衬底上,将其放入坩埚内,置于Ba3Cu5Ox粉末上,整个体系放入密封系统中。
4.2-3小时升温至900-950℃,保温1-2小时,1-2小时升温至995-1005℃,保温1-2小时
5.在15-30分钟内将温度降低至985-995℃,然后以每小时0.3-1℃的速率降温至970-980℃,最后随炉冷却制得钇钡铜氧超导块体材料。
本发明采用Ba3Cu5Ox粉末作为流体源,以实现渗透法生长YBCO超导块体材料。其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