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气胶带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8453.0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6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石远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稳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4 | 分类号: | C09J7/04;B05C1/08;B05C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201617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胶带 及其 制造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带,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透气胶带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透气胶带产品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因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无毒、无副作用且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包扎、运动防护、家庭保健、宠物保护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普通胶带直接敷贴在皮肤上,因而不透气,水分无法排出,导致皮肤会过敏,皮肤泛白,无法实现广泛应用。而透气胶带以其自身较佳的透气性优点,克服了普通胶带不透气的缺点,受到广泛的应用。
透气胶带通常的制造方法有机械打孔透气和胶水发泡透气等。机械打孔透气工艺主要是在织物上刮(涂)胶后,再直接用针刺或机械打孔等方式,让胶面产生针状微孔从而产生透气效果,这种方法在制造中容易发生胶面未打穿的现象,难以实现针状微孔,导致胶带透气性较差,且生产效率较低;胶水发泡透气工艺主要是采用在胶粘剂配方中添加发泡助剂,发泡助剂在一定温度下(如70℃以上)能够产生大量气体,气体散发过程中在胶面产生气孔,从而产生透气效果,这种方法所用的胶水主要是天然橡胶基粘结剂、合成橡胶基粘结剂和丙烯酸类粘结剂,因此一般还必须使用溶剂,如汽油、苯类等有机溶剂,在生产过程中也必须对溶剂进行蒸发和干燥,而溶剂蒸发过程中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蒸发和干燥的过程能耗高,使产品成本提高,溶剂的存在也使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等危险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气胶带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机械打孔透气技术容易未打穿胶面而导致胶带透气性较差的问题,以及使用发泡助剂与溶剂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使胶带产品成本提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气胶带,包括织物和涂布在所述织物上的胶水层,其中,所述胶水层具有无胶透气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选自棉织物、化纤织物、棉/化纤混纺织物中的一种,可以是弹力的或非弹力的;所述胶水选自热熔胶,如热熔压敏胶,较佳地选自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U(聚氨基甲酸乙酯)、PUR(聚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由于热熔胶是一种无溶剂胶粘剂,因此无需蒸发和干燥溶剂,使透气胶带的制造过程中更节能、无毒无污染,也可以避免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气胶带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织物,备料;2.选取胶水,加热至80-220℃融化;3.将胶水打在上胶设备上,形成无胶区域;4.将具有无胶区域的胶水涂布在织物表面,得成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气胶带的制造设备,包括打胶装置、上胶辊、刮刀、转移辊、织物压辊和传动装置,所述打胶装置用于将液态胶水打至上胶辊上,所述刮刀抵贴上胶辊表面,所述转移辊抵贴上胶辊,所述织物压辊抵贴转移辊,所述传动装置传动上胶辊转动,其中,所述上胶辊表面刻有凹陷部分。
本发明提供的透气胶带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具有以下积极进步技术效果:由于不使用溶剂,不仅节省能耗,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环保无毒;由于采用二次转移上胶工艺,可以在织物表面形成稳定均匀的透气微孔或其他想要的透气图案,使胶带透气性更好,生产效率也更高。
附图说明
为能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透气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透气胶带制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透气胶带制造设备中上胶辊表面凹陷部分图案的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通过图3的上胶辊制造的透气胶带的表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透气胶带制造设备中上胶辊表面凹陷部分图案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通过图5的上胶辊制造的透气胶带的表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本发明透气胶带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透气胶带1包括织物11和涂布在所述织物上的胶水12,其中,织物11为完整未被打穿过的织物,胶水12在织物11上还形成有无胶透气区域13,较佳地,胶水12在涂布前先形成有无胶透气区域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稳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稳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