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刺槐提取物和茶皂素复配的农药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48734.6 申请日: 2009-04-02
公开(公告)号: CN101518267A 公开(公告)日: 2009-09-02
发明(设计)人: 代光辉;刘峰;陈佳;李会;顾振芳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A01N65/20 分类号: A01N65/20;A01N43/16;A01P3/00
代理公司: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锡麟;王桂忠
地址: 200240***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刺槐 提取物 皂素 农药 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技术领域的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刺槐提取物 和茶皂素复配的农药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瓜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引起的一种潜育期短、流行快的叶部病害。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农药 防治此病,所用的化学农药有托布津、粉锈宁、多菌灵、速保利等。但是,目前 白粉病对上述几类杀菌剂几乎同时产生了抗药性,并且上述化学农药易高残留, 容易环境造成危害。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l)为豆科刺槐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在世 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刺槐属植物全世界约20种,我国引入栽培2种,其中1种 为药用。刺槐的根、树皮和花均可入药,中医用其治疗咳血、吐血、大肠下血等。 国外在80年代对刺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其活性成分有刺槐苷、 凝集素、槲皮素以及多种类黄酮物质等,国内研究相对较少。茶皂素(Tea Saponin,Ts)又称茶皂苷,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也是一 种极有前途的环保型农药增效剂。茶皂素与农药复配使用,可以改善药液的理化 性能,降低原药的用量,使药物的毒性降低,特别有利于延缓病菌抗性的发展。 目前,茶皂素对化学农药的增效作用研究较多,可提高胜红蓟素、杀虫单、灭多 威、三氟氯氰菊酯、尼索朗和哒螨灵和乐果的防治效果,但茶皂素对植物源农药 的增效作用的研究较少。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董道青、陈建明、俞晓平等在《茶叶科学》 2005年第28第3期第228~233页发表了“茶皂素对雷公藤乳油防治茶尺蠖幼 虫的增效作用”,文中提及,茶皂素对植物源农药雷公藤乳油防治茶尺镬幼虫的 增效作用,该研究应用了茶皂素对植物源杀虫剂的增效作用,而茶皂素对植物源 杀菌剂的增效作用仍有待研究;中国专利CN200710045894.6(公开 号:CN101147499,公开日期:2008.03.26)描述了一种刺槐提取物制备控制黄 瓜白粉病水剂的方法。由于单一杀菌剂防效不理想,需要深提取纯化到一定纯度 才能达到预期防效,因此难以形成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刺槐提取物和茶皂素复配 的农药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天然无毒的植物材料刺槐和天然增效剂茶 皂素,增强了植物源杀菌剂的施用效果,减少了化学农药带来的污染,且易于推 广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刺槐提取物和茶皂素复配的农药水剂,组分及重量百分 比为:刺槐提取物1.3%-1.7%,茶皂素0.3%-0.7%,余量为蒸馏水。

本发明所涉及的刺槐提取物和茶皂素复配的农药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步骤一,取干燥刺槐粉末,加入乙醇,浸渍提取,过滤后合并滤液,减压浓 缩至膏状,得刺槐茎叶浸膏;

步骤二,往刺槐茎叶浸膏中加入与干燥刺槐粉末相同重量的蒸馏水,振荡悬 浮,过滤悬浮液,将滤液浓缩至干,得到刺槐提取物;

步骤三,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刺槐提取物和茶皂素,用蒸馏水溶解,得到刺槐 提取物和茶皂素复配的农药水剂。

步骤一中,所述乙醇的体积分数为15%,加入量为刺槐粉末重量的10-30倍。

步骤一中,所述浸渍提取具体为,在15℃-35℃下浸渍提取12-24小时。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刺槐提取物与茶皂素合理混配,使得 药剂用药量降低,药效提高,能延长对黄瓜白粉病的控制时间,对天然杀菌剂的 开发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本发明对环境污染小,具有无公害和无残毒的特点, 有效避免了化学农药的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 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 施例。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 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

刺槐提取物和茶皂素复配的农药水剂各组分重量配比是:刺槐提取物1.3%, 茶皂素0.7%,余量为蒸馏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