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视角视频码流的终端异构自匹配传输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49011.8 申请日: 2009-04-09
公开(公告)号: CN101540652A 公开(公告)日: 2009-09-23
发明(设计)人: 周军;许冠宇;何子由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H04L1/00 分类号: H04L1/00;H04L12/56;H04L29/06;H04N7/24
代理公司: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锡麟;王桂忠
地址: 200240***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视角 视频 终端 匹配 传输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图像通信技术领域的自匹配传输方法,具体是一种多视 角视频码流的终端异构自匹配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立体电视系统除涉及到立体电视相关的节目制作、立体电视视频格式、 立体视频压缩编码及码流的系统复用、立体电视视频码流的解码、立体电视显示、 多视角码流同步等多个环节外,为了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网络带宽状况以及终端显 示设备的多样性,还需要特别考虑到终端异构自匹配问题。

基于向下兼容性的考虑,即多视角立体视频不仅要能满足自由视立体显示终 端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戴眼镜的双视立体显示终端或传统平面电视终端的要 求,同时考虑接入网络传输带宽的利用效率,多视角立体视频码流传输时必须做 到传输带宽与各类异构终端的自匹配,即要求各个视角编码后的视频码流能够分 离独立传输,终端可以选择性地接收单个视角、其中两个视角或者全部视角的视 频码流。

在解决终端异构自匹配问题时,传统的多视角立体视频传输方法通过将不同 视角码流分割到不同的实时传输流的方式来分离视角码流,根据终端特性选择性 地传输部分视角或者全部视角实时传输流。这类方法的缺陷在于只能在实时传输 流所依赖的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层即网络协议第 四层或者以上才能区分码流视角信息,而常见的路由设备只能解析到网络协议第 三层或以下。一种解决方法是升级为可以解析四层协议的路由设备,这种方法的 优点在于可以通过路由设备选择性转发,降低网络带宽占用量,但缺点在于现有 的只支持到三层协议的路由设备需要全部替换,成本高昂;另一种方法就是不通 过路由设备的转发功能实现视角码流区分,而是不区分终端异构特性,将所有视 角码流全部发送到每一个终端,由接收终端解析四层网络协议获得码流的视角信 息,保留需要的码流,丢弃冗余的码流,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兼容现有网络 路由设备,成本较低,但由于放弃了路由设备的作用,所有终端都接收到了全部 视角的码流,这就对网络带宽造成了巨大浪费。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资料的检索发现,Jongryool Kim和JongWon Kim于2008 年5月在IEEE Transact 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IEEE消费电子学报) (vol.54,No.2)上发表的“Real-Time Synchronous Multi-View Video Transport System”(实时多视角视频传输系统同步方法)一文,针对多视传 输方案进行了探讨,该方案只能在四层协议以上才能区分视角,而一般的路由交 换设备只能解析到三层协议,这对整个传输路径中的路由设备提高了要求。另外 A.Aksay,S.Pehlivan,E.Kurutepe,C.Biien,T.Ozcelebi,G.B.Akar,M. R.Civanlar,and A.M.Tekalp,于2007年2月在Signal Processing:Image Communication发表的“End-to-end stereoscopic video streaming with content-adaptive rate and format control”(具有内容自适应码率控制机 制的端对端立体视频传输)一文提出将不同视角码流通过独立的实时传输流协议 传输,结合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协议,由接收 端自适应码流视角信息,选择性丢弃部分视角码流数据,保留与终端匹配的码流 数据并解码播放。该方案中所有终端都接收到了全部视角的码流,对于不需要所 有视角码流的终端的网络带宽造成了巨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视角视频码流的终端异 构自匹配传输方法。本发明在MVC(Multi-View-Coding多视视频编码)多视 角码流分离编码的基础上,结合成熟的实时传输流协议,利用IPv6适合流媒体传 输的特性为每个视点码流建立独立的传输信道,能够在网络协议第三层就实现视 角区分,通过转发路由器自适应终端异构选择性转发多视角码流,达到终端异构 自匹配并明显节约网络带宽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设置流标签,即在IP层封装已经分离的多视角实时传输流的同时, 启用流标签功能,将视角编号写入IPv6协议流标签(Flow Labe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90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