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成连续屋脊金属压型板屋面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9135.6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黎杰;郑劲;胡全成;张燕秉;章旭雯;钟俊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彩钢建设有限公司;上海亚泽太阳能金属屋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3/16 | 分类号: | E04D3/16;E04D3/36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439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成 连续 屋脊 金属 压型板 屋面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屋面建筑类,特别是涉及一种构成连续屋脊金属压型板屋面的工艺。
背景技术
建筑领域经常需要采用金属压型板,如用于建造屋面,而屋面构造常采用双坡或四坡形式。为保证屋面形式达到设计要求,现有技术通常在沿每个坡度方向采用单块金属压型板,通过双向或多向铺设后在交接处形成屋脊。屋脊交接处通常采用泛水平板来处理,以此构造来达到防水功能要求,同时泛水板相互之间和泛水板与面板之间的连接通常也只能采用铆接或打胶,这样建筑功能防水要求就无法得到保证且施工工艺变得复杂化,也就相当费时费工又耗料。造成直接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构成连续屋脊金属压型板屋面的工艺,该方法很好地利用了金属板材的特性,并通过加工工艺技术,将建筑的屋脊部位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长尺折线形金属压型板,每块长尺金属压型板用机械咬合,使建筑屋面的金属压型板成为一个整体。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构成连续屋脊金属压型板屋面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首先加工要求规格尺寸的多块金属压型板;之后依照建筑屋脊的对应位置在所述金属压型板上确定弯折区域,所述屋脊对应位置位于弯折区域内;在所述弯折区域将所述金属压型板多次冲弯,直至将金属压型板冲弯成需求角度,最后将多块金属压型板横向拼接成连续屋脊金属压型板屋面。
所述多次冲弯每次的角度为1-2度。
所述的屋脊对应位置位于弯折区域的端部,所述的多次冲弯指的是从屋脊对应位置起依次冲弯。
所述依次冲弯的具体步骤是:首先将屋脊对应位置冲弯1度,再将金属压型板冲弯2度,之后循环冲弯成合适角度。
所述的屋脊对应位置位于弯折区域的中心,所述多次冲弯指的是首先冲弯屋脊对应位置,之后左右循环对称冲弯。
所述的左右循环对称冲弯具体步骤是:首先将屋脊对应位置冲弯1度,再将左右两侧对称冲弯2度,之后由内向外循环冲弯。
所述方法构成连续屋脊金属压型板屋面为双坡金属屋面。
所述的金属压型板为180度咬合板型。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高建筑物的抗渗性和密闭性;避免了面板断开带来的切口和螺钉外露等现象,建筑物表面整体美观,并解决了金属压型屋面由于构造原因带来的腐蚀问题,使用年限较长;节省材料和施工期限缩短。
附图说明
附图1(a、b、c、d、e、f)是本发明实施例1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所示,标号1-3分别表示:金属压型板1、屋脊对应位置2、冲弯点3。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屋脊对应位置2为弯折区域的端点。
本实施例中所构建的金属屋面为双坡屋面,对于单坡、四坡或者其他金属屋面,其基本原理相同,本方法同样适用。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金属压型板1为180度咬合板型,其构造特性,对温度作用引起的伸缩适应性更强,对大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长尺板也更适合选用;且此板型更易加工,并达到形成连续屋脊的工艺要求。当然对于其他如360度咬合和扣合等板型来说,本方法同样适用。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压型装置为打弯机,打弯机是通过两辊引送,然后再通过上下模具在底部侧部打出褶皱,以使型材底部收缩达到弯曲目的。与无皱式滚弯机相比,打弯机可以弯曲变径更小,最小半径可以达到600mm左右。
首先按照按照建筑物的两面屋面坡长的总和值,加工合适长度的长尺折线形金属压型板1,金属压型板1数量根据屋脊长度来选择,如图1所示,对称双坡屋面屋脊长度为2a。之后依照建筑屋脊位置,在已加工成型的金属压型板上以屋脊对应部位2为端点来确定冲弯区域,冲弯区域的长度应更具冲弯道数、冲弯幅宽和冲弯的深浅幅度来选择。
先将屋脊对应位置2冲弯1度,再将金属压型板1冲弯2度,之后向弯折区域另一端点的方向循环冲弯成合适角度冲弯,最终形成与屋脊角度相同的金属压型板1。每块金属压型板1用机械咬合,使建筑屋面的金属压型板1成为一个整体,没有人工痕迹,密闭性好,根本解决了金属屋面的渗漏水问题。
实施例2:本实施例屋脊对应位置2位于弯折区域的中心。
本实施例中除屋脊对应位置2与弯折区域的位置关系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因原理简单,故省却本实施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彩钢建设有限公司;上海亚泽太阳能金属屋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彩钢建设有限公司;上海亚泽太阳能金属屋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9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