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锻锁闩头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9257.5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伍铁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鸿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180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锻锁闩头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锁头的加工方法,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冷锻锁闩头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一种使用材质为碳钢,需要车床、铣床、钻床、研磨、抛光等机台加工工序,加工工时特高,加工损耗材料占产品比例的105.8%以上,加工成本高160%以上,产量低99%,尺寸、光亮度不稳定,相差较大,报废率5%以上。另一种使用粉沫锌合金压铸,需要压铸、钻床、研磨、抛光等加工工序,加工工时高,加工成本高120%以上,加工材料成本高163.6%,产量低60%以上,报废率1%以上。以上两种加工工序存在着尺寸、同心度、平行度、光亮度与倒角不一致,成本高等缺点,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冷锻锁闩头的加工工艺,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冷锻锁闩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剪料:在多工位冷锻机切断工位上,通过切断模具将圆料切断至长度符合的工件;
(2)挤压倒角:通过模具将由步骤(1)中得到的工件一头进行挤压倒角;
(3)挤压扁型和另一头倒角:通过模具将由步骤(2)中得到的工件在扁处(2)进行挤压扁型,并在完成倒角的工件一头挤压中心孔,所述工件的另一头倒角;
(4)束扁和内孔拉伸:通过模具将由步骤(3)中得到的工件的扁处进行60%束扁与40%中心孔拉伸;
(5)拉伸和内外倒角:通过模具由步骤(4)中得到的工件拉伸53%,并挤压中心孔;所述内外倒角为对第一挤压角度(9)及第二挤压角度(10)分别进行倒角,其中第一角挤压角度(9)的角度范围30~60度,第二挤压角度(10)的角度范围90~180度;
(6)小孔冲空和台阶挤压:通过模具将由步骤(5)中得到的工件底部挤压一个小孔以及两边的两个台阶挤压;
(7)两小孔冲空;由步骤(6)中得到的工件将两边扁处冲两小孔(13),从而制成锁闩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如下:
1、根据冷锻技术在国内持续提升的数度,使用冷锻加工零件与配件,大大降低之前加工方法与原材料的成本,提高了产量与质量。
2、尺寸规格精度与形状:机械设备冷锻加工,通过不同形状的模具,冷锻出不同形状高精度产品。
3、表面光亮:冷挤压工艺,钢产品表面光滑明亮。
4、节省大量材料:冷锻工艺是将原材料挤压变形达致所需要的形状、规格公差,原材料损耗极小,相对利用传统加工方法损耗的材料,所节省的材料非常可观,特别材料用量大,材料成本的节约更为显著。
5、加工时间及加工机械节省:连续冷锻加工,提高产量,由于精度标准,表面状况良好,成型后可直接电镀,免去大量机加工时间及加工机械费用。
6、一台多工位冷锻机,每班可生产5万件左右,一人操作两台,比原有生产工艺要几十个人生产几天,才能达到5万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7、用本发明冷锻挤压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经实际使用装配到锁具上,整体质量上了一个档次,效果明显,价格便宜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冷挤压生产剪料工件A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冷挤压生产第一模工件B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冷挤压生产第二模工件C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冷挤压生产第三模工件D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冷挤压生产第四模工件E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冷挤压生产第五模工件F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冷挤压生产冲压小孔工件G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9:本发明锁具闩头加工工艺,采用了多工位冷锻机,并包含如下步骤:(1)剪料;(2)挤压倒角;(3)挤压扁型与倒角;(4)束扁和内孔拉伸;(5)拉伸和内外倒角;(6)底部小孔冲空和台阶挤压;(7)两边小孔冲空。
在本实施中,本实用新型锁具闩头加工工艺,它主要通过如下步骤来完成制作锁闩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鸿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鸿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92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笔芯
- 下一篇:桨叶螺母上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