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连接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9288.0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银;王长虹;丁翔;陈庆;杨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18;B23K11/04;B23K11/34;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屈 蘅 |
地址: | 2001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连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两根待连接钢筋的螺栓连接副,所述螺栓连接副包括至少一螺栓和一套筒,所述两根待连接钢筋通过螺栓连接副旋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副包括一螺栓和一套筒,所述螺栓和套筒相对应,且所述螺栓和套筒分别与对应钢筋焊接在一起,所述螺栓与所述套筒旋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副包括两螺栓和一套筒,所述螺栓分别与套筒两端内螺纹相对应,且所述螺栓分别与对应钢筋焊接在一起,所述螺栓分别与所述套筒的两端旋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副包括一螺栓和两套筒,所述螺栓为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相对应的双头螺栓,且所述套筒分别与对应钢筋焊接在一起,所述螺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旋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为闪光对接焊。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装置的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螺栓连接副中需要和钢筋连接固接的螺栓或套筒分别与对应钢筋焊接在一起;
然后,所述待连接的钢筋通过旋合螺栓连接副中的螺栓和套筒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副包括一螺栓和一套筒,所述螺栓和套筒相对应,且所述螺栓和套筒分别与对应钢筋焊接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副包括两螺栓和一套筒,所述螺栓分别与套筒两端内螺纹相对应,且所述螺栓分别与对应钢筋焊接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副包括一螺栓和两套筒,所述螺栓为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相对应的双头螺栓,且所述套筒分别与对应钢筋焊接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螺栓连接副中需要和钢筋连接固接的螺栓或套筒分别与对应钢筋焊接在一起前,先进行螺栓连接副的设计加工,且螺栓连接副的加工依次经过如下工艺:热轧盘条、球化退火、机械除鳞、酸洗、冷拨、冷锻成形、螺纹加工、热处理和检验工序。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或套筒分别与对应钢筋焊接成一体步骤需要进行如下工序:首先,一边固定待焊的螺栓或套筒,另一边固定钢筋;然后,将所述螺栓或套筒与钢筋通过闪光对接焊来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待焊的螺栓或套筒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采用一连接副夹具,所述螺栓连接副夹具包括两端切磨平整的夹具手柄、夹具螺栓和夹具套筒,所述夹具手柄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夹具螺栓和夹具套筒固定连接,将待焊接的螺栓或套筒旋合在所述螺栓连接副夹具的夹具套筒或夹具螺栓,通过夹住该连接副夹具来间接固定待焊接的螺栓或套筒。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在闪光对接焊后采用通电热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塑性。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对接焊包括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根据钢筋的直径、材质和钢筋断面平整度选择适用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闪光焊包括如下工艺过程:先闪合一次电路,使钢筋端面和螺栓或套筒端面轻微接触,促使端面间隙中产生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过程;当闪光达到规定程度后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挤压以完成焊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达到规定程度是指端面烧平,杂质闪掉且热至熔化。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闪光焊是在连续闪光焊工艺之前增加如下工艺步骤:首先进行一次闪光,将其钢筋端面闪平;然后,进行预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是通过采用两端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使其间隙发生闪光来实现预热,或者采用两端面一直紧密接触,用脉冲电流或交替紧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实现预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92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