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集体救生循环缓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9786.5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4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翼;于宗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翼;于宗河 |
主分类号: | A62B1/08 | 分类号: | A62B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宗耀 |
地址: | 201804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集体 救生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体救生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医院,宾馆等高层建筑火灾时群体救生逃逸用缓降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目前在消防工作中大都施行了以内部疏散为主、外部救援为辅的疏散方式。随着多起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种主要依赖于建筑物内部疏散设施的疏散方式,在许多情况下有其局限性。尤其当疏散通道受到烟气封堵或无法正常使用时,必须借助于辅助工具运用室外空间进行逃生的室外应急疏散方式。
由于内部疏散系统的设计、施工与建筑整体结构同时完成,所以对于现有建筑,通过改善内部疏散系统来提高建筑的安全疏散能力是困难的,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改造费用也相当昂贵。而室外应急疏散则相对支出较少,可弥补建筑内部疏散能力的欠缺。世界范围内多起火灾案例显示,室外应急疏散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疏散方法,因此,大力提倡室外应急疏散。
我国国内目前市场上形态各异的应急救生设施总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型:绳索类、梯类、滑道类和接跳类。不同种类产品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能特点以及适用范围。滑道类和接跳类应急救生设施只能用于楼层不太高的情况,并且要求使用人员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梯类应急救生设施安装位置固定,火灾有可能封锁其路径,使其难以发挥作用。绳索类应急救生设施目前国内主要是单人使用的缓降器,并且要求使用者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集体型的应急救生设施大多安装位置固定在建筑物顶部,如果火灾切断电力,建筑物楼层又高,则逃生的疏散效率会降低。同时这类设施的安装需要对原有建筑作较大的改造。综合以上,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适用各种高度的,安装使用非常灵活的集体应急救生设施,特别是医院,宾馆等人员构成比较复杂的公共场所的集体应急救生设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灵活移动配置,快速展开救助,适应多种建筑结构的折叠式集体救生缓降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集体救生缓降装置,包括救生支架、绳轮组阻尼缓降速度控制装置和液压杠杆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救生支架呈折叠式,人员悬置支架和支架箱体底部通过铰接点连接,人员悬置支架可绕铰接点旋转,实现折叠或展开,弹簧助力伸缩连杆两端分别连接支架箱体底部和所述人员悬置支架的连接点,支架箱体底部置有循环运载绳索和绳轮组阻尼缓降速度控制装置。
所述人员悬置支架式呈龙门架结构,龙门架两侧面的顶端由横梁连接固定。循环运载绳索的呈首尾相接的环状,所述横梁置于所述循环运载绳索的环内。
所述支架箱体底部上表面呈多级台阶结构。
本发明整体折叠设计,平时折叠所需空间体积小,移动灵活、铰接机构和弹簧助力装置使得展开快速省力方便;环形救生绳索结构,救生过程能够连续不间断进行,救生效率很高;阶梯结构逃生行动方便、迅速。本装置结构合理,不需外供动力,可迅速疏散受灾群体,特别是医院患者等行为有限制的特殊人群。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折叠放置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展开救生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绳轮组阻尼缓降速度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所示可见,本发明一种折叠式集体救生缓降装置,包括救生支架、绳轮组阻尼缓降速度控制装置10和液压杠杆高度调整机构5,其特征在于:救生支架呈折叠式,人员悬置支架4和箱体底部1通过铰接点3连接,所述人员悬置支架4可绕铰接点3旋转,实现折叠或展开。弹簧助力伸缩连杆7一端连接支架箱体底部1,另一端连接所述人员悬置支架4的连接点2。弹簧助力伸缩连杆7的作用一是保持人员悬置支架的位置稳定,二是提供人员悬置支架4展开时的助力功能。所述人员悬置支架4呈龙门架结构,龙门架结构两侧面的顶端由横梁6连接固定,人员悬置支架4的周边设有护栏,为逃生人员提供保护,减轻逃生时的恐惧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翼;于宗河,未经张翼;于宗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97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爆防粉尘点燃型球形摄像仪
- 下一篇:网元资源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