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强度冷轧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9987.5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东;李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38 | 分类号: | C22C38/38;C22C38/32;C22C38/60;C22C33/04;C21D1/26;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楼仙英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强度 轧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高强度冷轧钢,特别是具有高加工性的超高强度冷轧带钢或钢板,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工业中,生产轿车时,大量使用冷轧钢板。出于减重的需要,要求对钢板进行减薄。同时,出于对安全的要求,对车身刚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冷轧高强度的钢板在汽车制造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冷轧超高强度钢特别适于汽车安全件的制造,如门防撞杆、保险杠加强等。目前,超高强度钢均采用相变强化的手段,在连续退火时采用较快速的冷却,以获得不等量的马氏体,分别称为双相钢和马氏体钢。
公开号为US20030005986A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冷轧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 0.01~0.07%,Si≤0.30%,1.6~2.5%的Mn、Cr或Mo,P≤0.10%,S≤0.01%,N≤0.005%,Al 0.01~0.10%,其它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组成。该文献公开的技术通过在Ar3以上温度热轧,卷取,冷轧,在Ac3(完全奥氏体化温度)以上退火,以20℃/s冷速冷却到68~750℃之间,然后以大于500℃/s冷却到50℃后,在100~250℃之间回火3分钟以上,平整后,可以获得抗拉强度880~1170MPa的扩孔率在75%以上的超高强度钢。
公开号为EP1512762A1的欧洲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 0.07~0.15%,Si 0.7~2%,Mn 1.8~3%,P≤0.02%,S≤0.01%,≤0.005%N,Al 0.01~0.10%,B:0.0003~0.003%,Ti:0.003~0.03%,Mo:0.1~1%,其它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组成。该文献公开的技术通过在Ar3以上温度热轧,卷取,冷轧,在800~870℃退火,慢冷到650~750℃,再从650~750℃,以500℃/s以上的冷速冷却到100℃后,在325~425℃回火5~20分钟,平整后,可以获得抗拉强度为980MPa的超高强度钢。
公开号为JP6-271942A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在100kgf以上的超高强度冷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 0.1~0.3%,Si≤1%,Mn 1~3.0%,P≤0.02%,S≤0.01%,Al 0.01~0.05%,N≤0.005%,B0.0003~0.003%,以及含有Ti 0.005~0.05%,Nb 0.005~0.05%,V 0.01~0.1%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该文献公开的技术通过热轧、冷轧,在Ac3以上加热保温处理后,以10~40℃/s的冷速冷却到450~650℃,再以100℃/s以上的冷速冷却到350℃以下,然后在350℃以下保温30~600s。
公开号为JP2004308002A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1180MPa的超高强度钢的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0.06~0.6%,Si+Al:0.50~3%,Mn:0.5~3.0%,P≤0.15%,S≤0.02%,其它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组成。该文献公开的技术采用A3~1100℃之间保温10s,以30℃/s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到Ms点以下。该技术的钢具有良好的延伸率和抗氢脆延迟开裂的特点。
公开号为JP2004231992A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钢的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0.05~0.3%,Si:0.01-3%,Mn:0.01~4.0%,P:0.0001-0.20%,S≤0.02%,Al:0.01~3.0%,N:0.0001~0.01%,Ni:0.001~5.5%,Cu:0.001~3.0%,Cr:0.001~5.0%,Mo:0.005-5%,其它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组成。该工艺采用热轧和冷轧后,在600~950℃再结晶退火,然后平整。该技术的钢具有良好抗氢脆延迟开裂的特点。
公开号为JP2004-263270A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在980MPa以上的超高强度冷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0.12~0.18%,Si:0.2~0.8%,Mn:2.2~3.0%,P≤0.018%,S≤0.003%,Al≤0.05%,N≤0.005%,Ti:0.001~0.03%,此外还有Nb≤0.001~0.05%,B 0.0001~0.005%,同时Mn满足-100[C]+15≤Mn≤-100[C]+20,其它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组成。钢经过热轧、冷轧,在加热保温处理后,以10~100℃/s的冷速冷却到(Ms-100)~(Ms+50)之间进行保温处理60~24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9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