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磁致伸缩并联微位移致动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50349.5 申请日: 2009-04-30
公开(公告)号: CN101615862A 公开(公告)日: 2009-12-30
发明(设计)人: 李宝福;王文;吴家龙;徐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大学
主分类号: H02N2/04 分类号: H02N2/04;H02N2/02
代理公司: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何文欣
地址: 200444***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超磁致 伸缩 并联 位移 致动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超磁致伸缩微位移致动器,特别是一种超磁致伸缩并联微位移致动器, 可用于振动控制、精密加工等领域。

背景技术

超磁致伸缩微位移致动器具有大位移、强力、高精度、快速响应、高可靠性和低压驱动 等优点。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功耗大、实际换能效率低等问题,由此引发的发热温升问题影响 输出量和输出精度。

现有超磁致伸缩微位移致动器由棒状超磁致伸缩材料、电磁线圈、软磁材料、预应力装 置和输出杆等组成。其共同特点是:磁致伸缩棒安装在电磁线圈轴心位置;磁致伸缩棒的伸 缩量通过输出杆直接输出。对于这种结构的致动器,由于磁致伸缩棒的长径比往往较大,要 求线圈励磁能力强,而且电磁线圈尺寸受到磁致伸缩棒的限制,所以致动器的体积大、欧姆 功耗也大。另外,电磁线圈产生的热量直接影响磁致伸缩棒,引起磁致伸缩棒热变形并导致 磁致伸缩性能的变化。

为了降低功耗,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采用永久磁钢产生偏置磁场,变化磁场由激励线圈提 供。例如,CN1670977A等利用永久磁钢产生偏置磁场,电磁线圈产生动态磁场,以降低线圈 体积和功耗。

在致动器中设置各种冷却装置,控制磁致伸缩棒的温升。例如,CN2938418Y在线圈的内 外层加装两层水套来冷却致动器;CN2694608Y在超磁致伸缩棒和驱动线圈之间加装一种相变 温控装置,利用相变吸收热量,在短时间内可以控制超磁致伸缩棒的温度。无论采用何种冷 却方法,都必然会增加致动器体积和线圈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超磁致伸缩并联微位移致动器, 改善其性能,降低激励线圈的功耗和尺寸。本发明基于以下原理和事实:(1)以稀土为原料 的超磁致伸缩材料(GMM)虽然具有大的变形能力,但是它的磁导率远低于铁磁材料,所以致动 器中磁路的磁阻主要集中在GMM上。GMM棒材内磁场强度一定时,激励线圈产生的磁动势(线 圈匝数和电流的乘积)应随着GMM棒材的长度增加而增加。(2)激励线圈的铜耗和线圈的电 流密度的平方、线圈内导体体积成正比。激励线圈的磁动势是电流密度和线圈轴向截面导体 面积之积。(3)GMM的换能功率取决于GMM体积,不是长度。

本发明的低功耗磁致伸缩致动器是:采用多根GMM短棒并联,以降低GMM的磁阻;GMM 短棒和电磁线圈在结构上分离;GMM的磁致伸缩位移通过一种位移放大器放大后输出。图1 给出了上述致动器的工作原理。多根磁致伸缩短棒7按其伸缩方向(即d33方向)并排安装。 电磁线圈1内部装有铁芯2,通过软磁材料4、11和多根磁致伸缩短棒7构成多个封闭的磁 力线回路。GMM棒的伸缩量随着磁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GMM棒一端固定,另一端和柱销10 连接。伸长的GMM棒推动柱销10,通过挤压封闭油腔里的流体介质12,推动输出柱销13。 调节输入柱销10和输出柱销13的数量和直径,可以调节放大倍数。

本发明提供的致动器将多根GMM短棒并联,使多根GMM棒共享激励磁场。相对上述配置, 已有技术实际上是多根磁致伸缩短棒的串联。对于n根等长的GMM棒,并联GMM上的磁动势 只有串联GMM的n平方分之一。由此可见,在同等输出功率条件下,并联GMM棒可以大幅度 降低激励线圈的功率损耗和线圈尺寸。

根据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超磁致伸缩并联微位移致动器,包括GMM和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一个GMM环或 多根GMM棒并列在由一个或几个并联的励磁线圈共同产生的封闭磁路上。所述GMM棒或GMM 环产生的微位移经过一个位移放大器放大后输出。

上述封闭磁路是从所述励磁线圈内的铁芯上端经上导磁盘、导磁环、上磁靴、GMM、下 磁靴和下导磁盘回到铁芯下端,所述零件除GMM外均具有高导磁能力。

上述励磁线圈内安置铁芯,所述GMM的高度小于所述励磁线圈的高度。

上述位移放大器为一个充满液压油的封闭油腔,其输入端为连接所述各GMM棒上端的上 磁靴的输入波纹管,其输出端为连接所述封闭油腔顶端的一个或多个输出波纹管。

上述多个GMM棒可排列为圆周阵列、或单排阵列、或矩形阵列、或弧形阵列,所述GMM 棒是磁致伸缩方向为轴向的GMM短棒。

上述GMM环为磁致伸缩方向为轴向的GMM短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3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