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主客观组合评价的网络性能综合评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0354.6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2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昕;费敏锐;周婵;李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W2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主客观 组合 评价 网络 性能 综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性能的综合评价方法,用以合理,全面,综合地评价网络性能,为科学决策作参考,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和网络结构的日益复杂,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QOS)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高效性等诸多性能方面的表现也被越来越多的网络使用者和网络管理开发者所关注。因此,网络性能分析评价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对网络性能指标的定义还没有标准化。在国际上,主要有两大机构针对网络性能参数指标展开研究。
其中,IETF的IP性能指标工作组(IP Performance Metrics Working Group,IPPM WG)提出了定义性能指标的原则与总体框架,并定义了评估IP网络数据传输业务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的一些指标,如连通性、单向时延、环回时延,丢包率、时延变化等。
ITU-T的第13研究组(Study Group 13,SG13)也提出了Y.1540(原I.380)建议,其中定义了衡量IP网上IP分组传输性能的四个参数:速度(speed)、精确性(accuracy)、可靠性(depend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并定义了一系列性能指标,如传输时延、时延变化、包错误率、丢包率、虚假IP包率、包吞吐量、字节吞吐量等。
目前对网络性能进行的分析和评价主要侧重于对网络协议或算法的性能分析,所涉及到的,往往只是某个具体性能指标,然而在对实际或设计的网络本身进行性能评价时,单个的指标有时并不能反映网络的整体性能。比如在比较甲,乙两个网络性能的优劣时,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甲网络有几项性能指标优于乙网络,同时乙网络也有另外几项性能指标优于甲网络,这样就很难直观地看出它们的性能好坏。因此,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以直观全面地反映网络的整体性能情况,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诸多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主客观组合评价的网络性能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单纯使用客观分析方法可能会遇到的数据信息量不足,同时也避免了单纯使用主观分析方法造成的主观随意性,受人为因素影响程度高等缺点,能为网络设计或规划提供参考,为实际网络性能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上述基于主客观组合评价的网络性能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取网络性能综合评价指标,收集网络性能数据,设立决策矩阵:
将收集到的网络性能数据存放在一个决策矩阵中,该决策矩阵为
X=(xij)m×n
设有n个评价指标fj(1≤j≤n),性能数据样本数为m;
B、使用主观分析法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价,计算出网络性能综合评价值:
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进行主观赋权和利用专家评判给出各指标隶属函数,计算网络性能综合评价值;
C、使用客观分析法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价,计算出网络性能综合评价值:
首先,对原始性能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其次,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再次,使用线性加权计算综合评价值;
D、将主、客观分析法分别得到的综合评价值再进行组合评价,得出最终网络性能综和评价值:
其具体计算方法为:首先,将主、客观分析法得到的综合评价值存放到一个矩阵中,性能数据样本数为m,每组样本有2个评价值,则m个对象2个评价值构成的矩阵S=(sij)m×2称为新的决策矩阵;其次,将此决策矩阵按照类似上述客观分析法的步骤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组合评价值。
本发明的基于主客观组合评价的网络性能综合评价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是:该方法避免了单纯使用客观分析方法可能会遇到的数据信息量不足,同时也避免了单纯使用主观分析方法造成的主观随意性,受人为因素影响程度高等缺点,同时结合主客观法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加科学和全面,该方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能为网络设计或规划提供参考,为实际网络性能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主客观组合评价的网络性能综合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按照FAHP建立的网络性能综合评价模糊层次模型图;
图3是仿真的原始网络拓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3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入侵企图检测系统及入侵企图检测设备
- 下一篇:可改作挂衣架的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