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反渗透或纳滤膜设备内隔网压紧程度的检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50454.9 申请日: 2009-04-30
公开(公告)号: CN101545797A 公开(公告)日: 2009-09-30
发明(设计)人: 杨庆峰;李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G01F23/02 分类号: G01F23/02;C02F1/44
代理公司: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锡麟;王桂忠
地址: 200240***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平板 反渗透 滤膜 设备 内隔网 压紧 程度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检测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平板反渗透或纳滤膜设备内隔网压紧程度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反渗透膜水处理技术具有常温下操作、能耗低、设备结构紧凑、运行费用经济、产品水质稳定等突出优点,已经成为最经济的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技术,并且广泛应用于超纯水制备、电厂高压锅炉用水的脱盐净化、工业废水处理、食品及饮料加工及各种化工领域中的浓缩分离和净化过程。同样,纳滤膜也在水处理、制药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

平板膜设备是一种结构简单、设备小巧、价格低廉、密封性能好、加工组合简便、操作控制方便的小型多功能平板膜分离试验装置,而且通过更换不同的平板膜片,可以进行相应的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的连续膜分离试验。但是,通过对相关技术文献的检索以及试验操作,发现如果平板膜的隔网没有压紧的话,会影响进水隔网的湍流分散作用,导致流体流动分布不均匀,加剧浓差极化现象,加速膜污染在膜与进水隔网接触点上的发生(Spiral wound modules andspacers:Review and analysis,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42(2004)129-135),影响产水水质的稳定性及质量,降低膜的脱盐率(Influence of spacer thickness onpermeate flux in spiral-wound seawater reverse osmosis systems,Desalination 146(2002)225-230)。此外,由于隔网的压紧与否所产生的后果将会影响膜分离试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在平板膜设备中,目前尚未检索到如何检测隔网是否压紧的相关文献及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板反渗透或纳滤膜设备内隔网压紧程度的检测方法,通过系统停泵时的回吸作用以及回吸管路中的液位变化情况,简单、快捷、有效地检测平板反渗透或纳滤膜隔网的压紧程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打开平板反渗透或纳滤膜设备,分别安装进水隔网、平板反渗透或纳滤膜片混合隔网,将整个膜设备组装好;

第一步中,所述的进水隔网、平板反渗透或纳滤膜片混合隔网,是指:一层进水隔网、一层平板反渗透或纳滤膜片和1-20层的产水或产水和进水混合隔网。

第二步,采用经过活性炭过滤后不含氯离子的自来水作为反渗透或纳滤的进水,启动系统,调节旁路阀门和浓水阀门,将浓缩液和渗透液都回流到进水桶进行循环运行,记录进水电导以及产水电导,计算膜的脱盐率;通过公式:

R=1-kpermkfeed]]>计算膜的脱盐率,其中,kperm为产水的电导率,单位μs/cm;kfeed为进水的电导率,单位μs/cm。

第二步中,在启动系统后,在恒定进水温度为20-35℃的条件下,调节旁路阀门和浓水阀门。

第二步中,所述的调节旁路阀门和浓水阀门,压力为10-40bar、流量为30-100L/h。

第二步中,所述的运行为运行两个小时之后。

第三步,降低系统的压力≤2bar,关闭产水阀门,打开回吸管路阀门,关掉高压泵,记录在20秒内回吸管路中量筒的液位下降情况;

液位下降越多,说明膜隔网越没压紧,液位不下降则表明隔网已被压紧。

平板反渗透和纳滤膜设备中放置安装一定数量的产水隔网,并在进水温度和pH值一定以及采用相同的操作压力情况下运行一段时间,使得产水参数稳定之后记录产水通量以及产水电导。然后降低系统的压力,关闭产水阀门,打开回吸管路阀门,随后停泵,利用停泵过程中的回吸作用,记录回吸管路中量筒(高于平板膜20-50厘米)的液位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定量地说明隔网是否压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采用的检测程序简单方便,可以快速地诊断出平板或纳滤膜器内隔网是否压紧,为诊断小型多功能平板膜分离试验装置内隔网压紧与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验装置结构及实验流程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4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