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对多点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0585.7 | 申请日: | 200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2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力;徐应江;潘志浩;应可捷;王春华;徐坚;郑荣;游松;沈伊;何平;王彦;史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傲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2 | 分类号: | H04B10/1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孙景宜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点 双向 光纤 同轴 混合 业务 宽带接入 系统 | ||
1.一种点对多点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由前端的无源光网络系统和靠近用户端的同轴网络系统构成,它包括:
一同轴线路终端,用来桥接以太无源光网络和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网络,将EPON光纤接入网的以太数据与有线电视信号频分复用,通过有线电视同轴电缆实现用户20~100Mb/s的宽带接入,其MAC层控制采用IEEE802.3ah协议;
复数个同轴网络单元,用来使各用户通过该同轴网络单元分别连接到户内的电视机或机顶盒以及电脑或家庭网络之中,从而实现有线电视和宽带数据的接入;
SNMP远端网络管理系统,具有图形化网络管理界面的SNMP负责管理同轴网络中同轴线路终端与同轴网络单元之间的线路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路终端设有复数个射频分配口和以太数据接口以及将上述两类信号合并的多个信号复用/解复用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接入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网络单元包括一个用于分离数据和广播电视信号的信号复用/解复用器,具有一个以太数据接口、一个射频同轴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复用/解复用器将广播电视信号和以太数据信号复用成一路同轴信号输送到同轴电缆中,用户终端的同轴网络单元内的复用/解复用器收到的同轴信号后,分离出数据信号和广播电视信号,并分别通过数据接口和射频同轴接口提供给用户,用户发送的数据信号通过用户终端的同轴网络单元内的复用/解复用器,输送给同轴线路终端;多个用户的上行数据信号时分复用成以太网信号交换到以太网中。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同轴线路终端为插拔式结构,接口包括4~6个射频电视信号输入接口、1~2个百兆或千兆上联接口和4~6个电视数据混合输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同轴线路终端通过嵌入式的微处理器内核来调度控制,具有优先级管理、组播等功能,支持动态带宽分配,并具有增强的点到多点控制协议。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同轴网络单元可放置于用户室内,即插即用,无需调试。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NMP远端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同轴网络单元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的集中登记管理,具有对接入ECAN的同轴网络单元进行登记、授权、保存和管理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NMP远端网络管理系统包括了同轴网络单元和同轴线路终端的SNMP Agent和相应MIB。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工作于整个7层OSI模型的底下两层,即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设有OAM帧保证系统的QoS,MAC Bridging负责EPON网络和ECAN网络的桥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采用新的传输编码技术,在5~65Mhz的频带内实现20~100Mb/s的宽带数据接入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上下行信号传送工作在同一频带,上下行通信采用时分双工方式;上行通过时分双工的用户接入要求,采用IEEE802.3ah的MPCP控制协议,实现上行信道的动态带宽STDMA带宽分配;下行信道,采用广播方式,用户通过链路标识接收本地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物理层寄存器可由MDIO信号进行配置,调整接收灵敏度。选择发送的数据经数字/模拟转换后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再进行发送;接收端模拟数据首先经过低通滤波器和压控放大器,经模拟/数字转换后进行接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傲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傲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5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Java编辑框本地化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用于烃聚合或低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