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连铸机扇形段支撑钢结构调整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0739.2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0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明;张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7 | 分类号: | B22D11/057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连铸机 扇形 支撑 钢结构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式连铸机,尤其涉及立式连铸机扇形段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内冶建行业市场上,立式连铸机是一种新引进的设备,因此,对于立式连铸机安装的安装资料完全由外方提供,但是精度不是很高。而作为立式连铸机的核心设备扇形段设备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立式连铸机设备的精度,其中扇形段支撑钢结构安装的精度则是立式连铸机的二冷段设备安装精度的实现基础,外方提供的安装技术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立式连铸机扇形段支撑钢结构调整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减少了操作误差,使因此引起的操作误差发生率降低,提高了立式连铸扇形段支撑钢结构的调整精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连铸机扇形段支撑钢结构调整方法,将所述扇形断分为1~4段,并包括:
a)底座的调整:利用精密水准仪检车标高H,测量底座的水平度,测量底座横、纵向中心线;
b)利用调整辊,对扇形段支撑钢结构的轴承座进行调整:利用精密水准仪对底座的标高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中心线到连铸机外弧线、浇铸线的距离;
c)测量各段支撑钢结构与1~4段接触面的水平度及标高;
d)测量各段支撑钢结构与1~4段接触面的垂直度;
e)测量各段支撑钢结构位置到连铸机外弧线的距离。
本发明方法减少了操作误差,使因此引起的操作误差发生率降低,提高了立式连铸扇形段支撑钢结构的调整精度,从而确保设备投产后的稳定运行,为立式连铸机的推广提供有力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发明作介绍:
图1为:支撑钢结构底座调整示意图
图2为:支撑钢结构轴承座的调整示意图
图3为:支撑钢结构的调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立式连铸机扇形段支撑钢结构调整方法,它包括
a)底座的调整。利用精密水准仪检车标高H,测量底座的水平度,测量底座横、纵向中心线。
b)利用特殊制作的调整辊,对扇形段支撑钢结构的轴承座进行调整。利用精密水准仪对底座的标高进行检测,检测位置C1、C2处;同时检测中心线(到连铸机外弧线、浇铸线的距离)。
c)测量支撑钢结构与1~4段接触面的水平度及标高(检测位置:D1、D2、D3、D4;
d)测量支撑钢结构与1~4段接触面的垂直度。(检测位置:E1、E2、E3、E4;
e)测量支撑钢结构E1、E2、E3、E4位置到连铸机外弧线的距离(F1、F2、F3、F4。
在调整立式连铸机扇形段支撑钢结构底座的标高、水平度、中心线,支撑结构与各段水平接触面及竖直接触面的水平度、垂直度、及到连铸机外弧线的距离前,必须把线架焊接牢固,线坠稳定在油桶里,这样调整测量精度才能得到保证。
各步骤测量时调整的公差见表1。
在立式连铸机扇形段支撑钢结构调整安装中,均可采用该调整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调整测量准确、便捷减少安装时间,降低调整测量误差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表1调整公差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细铜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铸铁缸体的铸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