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搅拌系统减压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0740.5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9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显方;刘庆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荣义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系统 减压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搅拌系统减压除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地铁、隧道预应力砼制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具有缩短建设周期,节约水泥,并能满足工程特殊性能和质量要求的商品砼显示出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砼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也就变得至关重要。但是在砼生产过程中为控制砼的质量,所添加的粉料必须经粉料秤计量后才能加入搅拌机,粉料秤在配料计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压,如不合理排除,则造成秤值漂移,直接影响粉料秤计量的精确率,从而影响控制砼的质量;而且在砼生产过程中,粗骨料和粉料投放入搅拌机时产生的负压会把一部分粉料随着负压排放到搅拌机外,对环境造成污染。
已知的直径为50CM高150CM的圆柱形布袋负压除尘容积过小,气压出口角度不合理,粉尘堆积严重。图1为已知技术的直角式气压出口角度的示意图。在搅拌机工作时,产生的负压大于除尘器自身的排除能力,负压过大导致粉尘外溢。满足不了搅拌机工作时产生的气流压力,直接影响电子秤的计量。负压排到除尘袋后易大量返回,不能充分排放,造成称量值漂移不稳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粉尘堆积并外溢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已知的搅拌系统负压除尘系统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即能减小负压又能除尘的搅拌系统减压除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搅拌系统减压除尘器,包括一除尘袋体和一梯形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尘袋体的上部呈顶端封闭的圆柱形,下部是开口向下的圆锥形,所述除尘袋体呈一个袋口向下的大口袋;
所述梯形构件是由铁皮制成,设置在所述除尘袋体的下方,所述梯形构件的小口一端与所述除尘袋体的袋口连接,其另一端与二根排气压管道连接。
本发明的搅拌系统减压除尘器工作原理:在搅拌机和粉料秤上面各取一圆孔,用软连接机构接在通向负压除尘器的管道上,当生产砼时,拌机和粉料秤所产生的负压全部通过管道输送到负压除尘器内,同时负压解除,粉尘回流到拌机,解决了粉尘外泄和负压对称量系统的影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搅拌系统减压除尘器具有以下优点:
1.搅拌机工作时电子秤的称量值稳定,粉尘不外溢,确保计量正确。
2.有效地控制了粉尘的排放,加强了对搅拌站周围及工作环境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除尘袋体,2防雨淋室,3粉料秤,4搅拌机,5梯形构件、6工作平台,7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现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如图所示,所述除尘袋体1的上部呈顶端封闭的圆柱形,下部是开口向下的圆锥形,所述除尘袋体呈一个袋口向下的大口袋;
所述梯形构件5是由铁皮制成,设置在所述除尘袋体的下方。所述梯形构件的小口一端与所述除尘袋体的袋口连接,其另一端与二根排气压管道7连接。
图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将所述除尘袋体1设置在防雨淋室2内,除尘袋体1的顶端与防雨淋室2的顶部通过绳索连接、固定,搅拌机4和粉料秤3的上部各取一圆孔,用软连接机构接在通向负压除尘器的排气压管道7上。所述梯形构件5的一端与除尘袋体1的袋口连接,另一端与排气压管道7连接。当生产砼时,搅拌机4和粉料秤3所产生的负压全部通过排气压管道7输送到负压除尘袋体1内,同时负压解除,粉尘回流到搅拌机4,解决了粉尘外泄和负压对称量系统的影响。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