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51282.7 申请日: 2009-05-14
公开(公告)号: CN101637454A 公开(公告)日: 2010-02-03
发明(设计)人: 刘昌胜;马莉华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16 分类号: A61K9/16;A61K38/17;A61K47/36;A61P19/08;A61L27/54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 迅
地址: 20023***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重组 形态 发生 蛋白 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药物以及包裹生物活性因子微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采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开发的一种骨分化调节 生长因子,具有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向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能 力,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参与骨和软骨的生长发育及其重建过程,进而加 速骨缺损的修复。但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体内半衰期短,局部使用会被组 织液稀释或蛋白酶所分解,能保持有效浓度的时间有限,不能有效发挥其骨诱 导作用。所以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活性发挥必须需要有合适的载体,以便 长时间缓慢地释放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实现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局部较高的 浓度,利于其有效发挥诱导成骨作用。

微球作为一种控/缓释给药体系,具有保护药物免遭破坏、延长药物作用 时间、降低用药量等优点,在药物释放领域受到很大关注。目前已有一些相关 制备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微球的报道,然而它们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明显的 缺陷,例如制备步骤复杂,控释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以及杂质和反应物(如残留 的单体、低聚物、催化剂、添加剂及降解产物)对产品性能有可能产生不良的 影响。

Antonios G Mikos等(P.Quinten Ruhe,Elizabeth L.Hedberg,Nestor Torio Padron,Paul H.M.Spauwen,John A.Jansen,Antonios G.Mikos. rhBMP-2 release from injectable poly(DL-lactic-co-glycolic acid)/ calcium-phosphate cement composites.J Bone Joint Surg Am 2003;85-A Suppl 3:75-81.)采用复乳法制备载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DL-乳酸/乙 醇酸共聚物(PLGA)微粒。在该方法中,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溶于磷酸缓冲盐 溶液/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然后注入PLGA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形成初乳,漩涡 震荡60秒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形成复乳。漩涡震荡60秒后加入PVA和异丙醇 溶液,快速搅拌1小时后加入二氯甲烷促使微粒析出,经离心冻干后得微球。 平均粒径为17.2±1.3μm,包封率为79%±8%,28天累积释放率为18%±1.9%。

胡蕴玉等人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技术制备载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聚乳 酸与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制备的载药微球粒径在100~350μm,24 小时体外释放为15.2%±0.8%,随后呈持续缓慢释放,28天时累积释放率达 48.6%±5.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1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