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g97Y2Zn1合金加锆增强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1633.4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凌;陈彬;曾小勤;丁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3/06 | 分类号: | C22C23/06;C22C1/02;C22C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g sub 97 zn 合金 增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金属熔炼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Mg97Y2Zn1合金加锆增强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在汽车、航空航空工业上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这些行业中镁合金结构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并且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Mg97Y2Zn1合金以其高强度、良好的延伸率、高应变超塑性、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较好的高温强度等满足汽车、航空航天工业的需求。目前多是采取工艺改进的思路对Mg97Y2Zn1合金进行增强,这种办法一方面提高了强度,但另一方面却使延伸率下降。而向Mg97Y2Zn1合金中添加锆元素改变其成分比,可以同时提高Mg97Y2Zn1合金的强度和延伸率,全面改善其力学性能。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Kawamura Y.等在《Materials Transactions》(材料学报-第42卷第7期第1172~1176页)上发表的“Rapidly solidifiedpowder metallurgy Mg97Zn1Y2 alloys with excellent tensile yield strengthabove 600MPa”(快速固化粉末方法冶炼具有600MPa以上超强延展性的Mg97Zn1Y2合金),该文中采用快速冷却和粉末冶金(RS P/M)条件下制取的Mg97Y2Zn1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并具有一定延伸率,分别是610MPa和5%。其不足在于:虽然其强度很高,但是限于快速冷却和粉末冶金法的加工设备和加工过程比较复杂,对外界条件要求苛刻,无法在常温常压进行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Mg97Y2Zn1合金加锆增强法,提高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实现Mg97Y2Zn1合金的力学性能全面提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开电炉电源,把坩埚放入熔炼炉加热,并向坩埚中加入纯镁锭进行熔化处理,然后向熔炼炉内通入SF6和CO2的混合气体并升温加热,最后向熔炉中加入合金金属并保温处理,制成合金熔液;
所述的镁合金精炼剂是指:RJ~2精炼剂。
RJ系列精炼剂为粉状颗粒,除气除渣效果较好。RJ-1精炼剂多用于纯铝及非镁铝合金精炼;RJ-2精炼剂多用于高硅铝合金精炼。
所述的熔化处理是指将纯镁锭随炉升温120~180分钟;
所述的升温加热是指将坩埚升温至730~750℃;
所述的保温处理是指将温度升到750℃并且保温20~40分钟;
所述的混合气体中SF6和CO2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3%SF6和99.7%CO2;
所述的向熔炉中加入合金金属是指:向纯镁锭中加入纯锌金属、镁~25%钇合金和纯锆金属,使所述的纯锌金属与纯镁锭的重量比为1∶27.905,所述的镁~25%钇合金与纯镁锭的重量比为1∶2.5652,所述的纯锆金属与纯镁锭的重量比分别为1∶7980.9。
第二步、向合金熔液中加入镁合金精炼剂并进行混合搅拌后静置,使合金溶液中的杂质充分下沉;
第三步、将合金熔液进行降温扒渣处理后浇铸至金属型铸模;
所述的降温扒渣处理是指将坩埚温度降至710℃后进行扒渣。
第四步、将金属铸模中的合金模件取出进行挤压处理,获得具有增强性能的加锆Mg97Y2Zn1合金。
所述的挤压处理是指在250℃环境下以6.25∶1的挤压比进行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16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冷却装置的研磨单元
- 下一篇:用于给单个用户输送纯净气体的呼吸器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