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弹性吊弦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51677.7 申请日: 2009-05-21
公开(公告)号: CN101559730A 公开(公告)日: 2009-10-21
发明(设计)人: 谢强;李荣帅 申请(专利权)人: 同济大学
主分类号: B60M1/234 分类号: B60M1/234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 磊
地址: 20009***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接触 弹性 阻尼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吊弦阻尼器,特别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弹性吊弦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铁路改革不断深化,在逐步走向市场化经营的进程中,为了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主导作用,保证与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进一步提高优质服务的基础上,提速工作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但在提速过程中,安全与高速这一矛盾的表现的越来越尖锐,特别是电气化铁路,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又有其非同一般的制约因素,其中接触网设备的状态良好与否,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压缩或消灭因接触网风振故障给铁路运输带来的干扰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对接触网所有故障的统计分析表明,由于风荷载作用引起的故障已经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成为影响接触网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电气化铁道的接触网分为柔性接触网和刚性接触网。刚性接触网主要用在地下铁道和隧道,而柔性接触网使用范围很广,地上和地下的电气化铁道均可采用。柔性接触网采用的接触悬挂主要分为简单悬挂和链形悬挂,由于下锚方式的不同,链形悬挂可分为半补偿链形悬挂和全补偿链形悬挂。所谓半补偿计只有接触线有张力作用而承力索为两端死锚,而全补偿即接触线和承力索均有张力作用。按承力索的数目,链形悬挂还可分为单链形悬挂和复链形悬挂。就使用最多的单链形悬挂来说,其中又包括简单链形悬挂和弹性单链形悬挂。我国电气化铁路中常用的为弹性单链形悬挂。

接触网设备因其作用和结构的特殊性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接触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无备用,一旦发生故障将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秩序。

(2)露天运行,环境恶劣,受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大风对接触网安全影响很大。

(3)电力机车的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导线在滑动摩擦过程中实现取流,这就要求接触网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稳定性。

(4)接触网的结构复杂,故障状态下影响范围大。

国外高速接触网悬挂类型基本上可归为三类:即以日本为代表的复链型悬挂、以法国为代表的简单链型悬挂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弹性链型悬挂。

日本于1964年10月1日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京~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接触网采用合成复链型悬挂方式,接触线(Cul10)张力为10kN,最高运营速度为220km/h。目前日本的新干线最高运营速度为300km/h,并正在计划新建一条最高运营速度为360km/h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拟采用6t系的重型复链型悬挂(接触线张力为25KN)。日本的高速铁路虽然没有采用过弹性链型悬挂,但是其对弹性链型悬挂也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

法国于1983年9月建成了全长为426km的巴黎~里昂(东南线)第一条高速铁路,采用的是弹性链型悬挂,接触线(CdCul20mm)张力为14kN,运营速度为270km/h。2001年6月,法国的地中海线开通,最高运营速度为350km/h,是世界上目前运营速度最高的线路,接触网采用BZ116+CuSn150/CuMg150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接触线张力为25KN。

德国于70年代中期在总结Re75、Re100、Re160、Re200四种标准悬挂的基础上,研制出了Re250标准接触悬挂,并分别于1991年6月和1992年6月开通了曼海姆~斯图加特和汉诺威-维尔茨堡的高速铁路,最高运营速度均为250km/h,采用的是弹性链型悬挂,接触线(Ris120mm)张力为15kN。90年代初期,德国又开发出了Re330标准接触悬挂,最高运营速度可达330km/h,仍然采用弹性链型悬挂,接触线(Riml20mm)张力为27kN。2002年8月,由西门子公司设计的科隆~莱茵/美茵高速铁路开通并投入试运行,接触网采用SICAT-H1.0型(类似于Re330,但结构高度为1600mm)弹性链型悬挂。德国高速铁路始终走的是弹性链型悬挂道路,德国高速接触网的发展趋势为:接触网的结构趋于简化,悬挂点附近的弹性吊弦布置趋于标准化;接触线的张力在逐步提高,以适应更高的速度;支柱间的最大跨距由80m降低到65m,以降低接触网的平均弹性,提高接触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从国外高速接触网的发展情况来看,总的趋势是:

(1)尽可能地简化接触网的结构,以提高接触网的可靠性。

(2)在材质一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提高接触线的张力,以提高接触线的波动速度提高运营速度。

(3)积极研制和开发与接触网参数及运营速度相匹配高速受电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1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