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捷可调式中药煎锅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2013.2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娅;虞世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捷 调式 中药 煎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一种使用便捷、可调节的中药煎锅,根据使用者在使用传统中药煎锅时遇到的 不便,在传统中药煎锅的基础上,对锅盖卡锁结构、通气口、出水口、把手进行更加人性化 的设计,使产品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安全、省力、实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药煎锅多用砂锅,砂锅本身就是颇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 一直传承着用砂锅来煎煮中药的习惯。砂锅的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另外, 它传热慢、受热匀,不容易糊锅,而且价格便宜。随着社会的发展,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各 样的中药煎锅,但这些产品仍然存在使用上的不便,如倾倒药液时要一手端砂锅一手按住砂 锅盖,对于一般女同志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由于通气孔太小,煎熬中药时药液容易沸腾扑 出,造成安全隐患;传统中药煎锅的药液是通过一些小孔流出的,这些小孔很容易被碎药渣 塞住,不易清洗。因此设计一种既继承传统中药煎锅的优点,又能解决以上问题的使用更方 便的中药煎锅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捷可调式中药煎锅,使用安全、 方便、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思是:
煎过中药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将药液倒出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现起来是有一定难 度的,一只手要按住锅盖,防止它掉落;另一只手端起煎锅,还要旋转它。本发明在传统中 药煎锅上增加了一个锅盖卡锁结构,无论怎样旋转锅盖都不会掉下来,这样还能空出了一只 手。
在煎熬中药时,根据药的不同对火力的要求也不同,传统锅盖上只有一个小孔用来通气, 如果把锅盖盖死了,很容易出现药液沸腾扑出的情况,因此人们经常将锅盖半掩着盖,留出 一个缝隙用来通气,但即使这样还是经常出现扑出的情况。本发明在锅盖上设计两个不对称 的弧形通气口,旋转锅盖就可以调节他们的大小。
传统中药煎锅的出水口是由几个小孔组成的,这些小孔很容易被药渣塞住,导致药液流 出不顺畅,而且不容易清洗。本发明设计的出水口是由锅盖上的缺口和缸体卡锁边沿组合而 成的,出水顺畅,而且不会被堵住。
煎锅本身就有一定的重量,而且又加入了中药和水,靠一个手的力量倒出药液是比较困 难的,存在安全隐患。本发明设计了双把手结构,使用者可以用双手倾倒药液,这样使用起 来既省力又舒服。
根据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便捷可调式中药煎锅,包括缸体、锅盖、把手,其特征在于:
1)缸体上设有锅盖卡锁结构;
2)锅盖上的弧形缺口与缸体上支撑锅盖的边沿的缺口构成可调节通气口结构和防堵塞出 水口;
3)采用双把手结构。
上述锅盖卡锁结构为:所述锅盖周边分布三个弧形缺口,所述缸体内壁上周向分布三个 凸出圆弧,并在三个凸出圆弧的下方相距略大于锅盖边缘厚度处,有支撑锅盖的周向分布的 三段边沿;盖上锅盖时,将锅盖上的三个弧形缺口对准缸体内壁上的三段凸出圆弧,当锅盖 接触到内壁上的三段边沿时,旋转锅盖,使其上的三段弧形缺口偏离内壁上的三个凸出圆弧, 此时,锅盖就被内壁上的三个凸出圆弧卡住。
上述可调节通气口和防堵塞出水口是:盖下锅盖后,旋转使锅盖上的两个左右对称圆弧 缺口分别对准缸体内壁上支撑锅盖的两个相邻边沿之间的缺口,构成两个通气口,旋转锅盖 就可以调节这两个通气口的大小;锅盖上的另一个中央对称缺口对准左右两段边沿之间的缺 口,构成防堵塞出水口。
上述双把手结构为:缸体外壁上有两个把手,其中一个把手在所述出水口左侧75°处水 平放置,另一个把手在所述出水口右侧135°处径线方向放置,使用者左手握前一个把手, 右手握后一个把手,两手同时翻转煎锅前倾使药液流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有点:
本发明在传统中药煎锅基础上,采用锅盖卡锁结构、可调节通气口、防堵塞出水口、双 把手结构,使用本中药煎锅,更加方便、安全、省力,符合人机工学。
附图说明
图1为煎锅缸体9立体图。
图2为锅盖10俯视图。
图3为锅盖10侧视图。
图4为盖上锅盖示意图。
图5为锅盖卡锁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20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