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飞行机器人对有源目标的定位方法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2033.X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1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童金;李恒宇;罗均;谢少荣;张丽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5/04 | 分类号: | G01S5/04;G01C21/24;B64D4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飞 机器人 有源 目标 定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双飞行机器人对辐射源目标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定位步骤:
1)将两个信号测向仪(4)分别安装在两个无人飞行机器人(1、6)上,使得两个无人飞行机器人(1、6)能够在飞行过程之中接收目标发射源(10)发出的无线电信号;
2)每个无人飞行机器人(1、6)作为独立的飞行单元,搜寻到目标发射源(10)发出的信号之后对其信号方向进行测量,并将测向结果α或β,通过无线通讯设备(3)发送给另一个飞行单元;设两个无人飞行机器人(1、6)为无人飞行机器人A(1)和无人飞行机器人B(6),两个无人飞行机器人(1、6)间的连线与无人飞行机器人A(1)同目标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α,两个无人飞行机器人(1、6)间的连线与无人飞行机器人B(6)同目标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β;
3)通过无线通讯设备(3)接收另一飞行单元发送来的测向结果β或α,结合本单元的测向结果α或β,对搜寻的目标采用三角定位方法对其进行定位;
4)通过定位得到的目标预定位信息(x0,y0),为了逼近目标,对飞行航向进行修正;
5)修正航向之后,通过无线通讯设备(3),将航向修正信息发送给另一飞行单元;
6)两个无人飞行机器人(1、6)通过接收另一飞行单元发送过来的修正后的航向信息,制定自己新的航向,来不断逼近目标源,并将定位结果通过无线通讯设备(3)发送给基地系统;
7)不断重复步骤2)、3)、4)、5)和6),不断对目标进行定位,同时进行逼近飞行,实现对目标精确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飞行机器人对辐射源目标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三角定位方法是:
由以下公式求得目标预定位信息:
其中,x0,y0是目标预定位信息,(x1,y1)(x2,y2)是两个无人飞行机器人(1、6)的位置信息,α,β是两个无人飞机机器人(1、6)进行的测向结果,通过三角关系,我们可以得到目标预定位信息。
3.基于双飞行机器人对辐射源目标的定位系统,应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飞行机器人对辐射源目标的定位方法,包括两个无人飞行机器人(1、6)、每个无人飞行机器 人(1、6)上各装有GPS定位仪(2),无线通讯设备(3)、飞行控制设备(11)、主控单元(5),其特征在于每个无人飞行机器人(1、6)装有信号测向仪(4),所述信号测向仪(4)与主控单元(5)通过RS-232串口(14)连接,进行测向信号传输;飞行控制设备(11)与主控单元(5)CAN总线连接,实时传输导航飞行控制信息;GPS定位仪(2)通过RS-232串口(14)与主控单元(5)连接,向主控单元(5)传输无人飞行机器人(1、6)的位置信息,主控单元(5)通过RS-232串口(14)使得无线通讯设备(3)能够与另一飞行单元之间实时进行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飞行机器人对辐射源目标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测向仪(4)、无线通讯设备(3)及GPS定位仪(2)都安装在无人飞行机器人(1、6)的下部,飞行控制设备(11)及主控单元(5)也安装在无人飞行机器人(1、6)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飞行机器人对辐射源目标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5)单元得到的目标预定位信息通过无线通讯设备(3)与基地总控制单元(7)通讯,同时接收基地总控制单元(7)通过无线通讯装置(8)发出的飞行控制指令;主控单元(5)得到的测向方向信息,飞行单元位置,航向信息也同时通过无线通讯设备(3)与另一架无人飞行机器人进行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20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尘器的吸嘴
- 下一篇:基于随机共振的微弱特征信息恢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