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OREX熔融还原装置竖炉清空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2097.X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南;唐健;朱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1/00 | 分类号: | C21B11/00;C21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钟玉敏;雷绍宁 |
地址: | 200444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orex 熔融 还原 装置 竖炉清空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修工艺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COREX熔融还原装置竖炉清空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宝钢股份中厚板分公司采用COREX炼铁新工艺,COREX(COAL REDUCTIONEXTREME)顾名思义该技术可以直接使用非焦煤生产铁水,突破了传统高炉炼铁对焦炭资源的依赖,极大限度的利用我国丰富的非焦煤,COREX技术的成功和进一步发展,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OREX熔融还原装置具有节能、环保、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是未来炼铁工业发展的方向。COREX熔融还原装置由还原竖炉和熔融气化炉两大本体组成,还原竖炉采用高架式结构,位于熔融气化炉上面。还原竖炉下部水平沿圆周方向布置有8台螺旋排料机,连续地在热状态下向熔融气化炉供料。
还原竖炉的结构如图1所示。竖炉在日常生产中可能在料仓中形成两种类型的结块,在竖炉中心或者DRI螺旋之间形成的死料区结块和从这些死料区结块延伸出来连接到其它死料区的结块。结块有时达到5-10米高,据国外专家的经验每半年左右进行一次清理,这种清理作业及称为竖炉清空。竖炉清空作业在COREX熔融还原装置的42.7米平台上进行,清理出的积料由落灰管进入干渣坑。竖炉清空作业是COREX炼铁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项工艺流程,竖炉清空作业难点有以下几点:
1、炉内结块料与炉壁之间附着力大,机械破凿难度大。
2、炉内积料量大,每次竖炉清空作业清理积料在300t左右。
3、存在塌料危险。竖炉清空作业时,炉内积料经过破凿后会整体下落,塌料会造成热态粉尘的燃烧,火焰从DRI螺旋上部的观察人孔喷出,作业危险性高。
4、炉内作业高温、煤气含量高、粉尘含量高、缺氧。人员进入竖炉内作业时,炉内的温度大约在80度左右,人员必须穿戴专用劳防用品进行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效率高的COREX熔融还原装置竖炉清空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COREX熔融还原装置竖炉清空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打开观察人孔,观察炉内结块情况;
(2)拆除DRI螺旋:根据积料的情况安排拆除DRI螺旋的顺序,DRI螺旋上方积料少的先拆除,积料多的后拆除,并逐一对DRI螺旋孔进行清理,每拆除一个DRI螺旋用盲板及时将其封闭;
(3)竖炉内物料破碎及清理:对8个布料仓及上部结料的清理,通过观察人孔用拆包机对炉内的积料进行破碎作业;
(4)竖炉围管及炉内通风孔的清理:包括炉外40个竖炉围管的清理和炉内80个通风孔的清理;
(5)炉顶大人孔、DRI螺旋上方人孔的封闭:完成所有清理工作和DRI螺旋回装完成后,进行所有人孔以及40个围管清灰孔法兰的封闭,所有人孔封闭到位,进行竖炉的气密性试验。
通过采用上述竖炉清空工艺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作业效率而且作业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还原竖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本发明COREX熔融还原装置竖炉清空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打开观察人孔1,观察炉内结块情况;
打开观察人孔时要注意每个人孔留最后的两颗螺栓不能拆除,在接到生产方和外方专家的指令后,再将最后的两颗螺栓拆除打开观察人孔,打开后人孔要用铁丝进行捆绑固定。
打开人孔时作业人员要在平台上挂设好安全带,人孔打开时操作人员要站在侧面,人孔正面不允许站人,以防炉内的气体或粉尘因人孔突然打开而喷出伤人。人孔打开后要先确认炉内的氮气、煤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后,才能观察炉内结块的情况,查看完炉内结块的状况后立即用制作好的盲板将其封闭,且作业过程中不能同时打开2个或2个以上的人孔,防止炉内外空气流通,造成海绵铁的氧化。
上下DRI螺旋上方观察人孔平台用移动式楼梯配合。
移动式楼梯移动到位以后,把四个支撑撑起,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人员穿着专用的劳防用品下下楼梯就比较方便。
2、拆除DRI螺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20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