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型分叉管的整体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2780.3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昌强电站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608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叉 整体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叉管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型分叉管的整体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在过去,没有整体制造技术,U型分叉管国内外制造业均采用焊接工艺,且在图上注明“焊接不宜”,因U型分叉管在电站锅炉中的工作环境为高温高压,温度大于400℃,压力大于16Mpa,所以焊接工艺有许多质量因素的隐患:
一、焊接应力集中,容易造成爆管;
二、焊接为人工操作,焊缝质量靠手工保证,所以难度相当大;
三、拍片、评片难度高,要求高,用氩弧焊打底再用气体保护焊,成本高,工时长,且形成内向焊瘤,管件通球率至少降低20%,通球率在电站锅炉制造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技术标准;而直接用气体保护焊,由于焊缝不能焊至管壁底部,所以拍片时会形成焊缝有夹层假象,给评片带来很大难度。
综上所述,电站锅炉行业在U型分叉管焊接上一直是一个瓶颈口,不仅费工、费时、质量不稳定,而且返修率、报废率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中频加热整体成型工艺,制备一种不易爆裂、无焊缝的U型分叉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一种U型分叉管的整体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加工步骤:(1)中频加热:采用中频加热炉将落好的料加热至850~1200℃;(2)第一次整体成型:将中频加热后的料采用Y形锻模模锻成Y形棒;(3)内孔钻铣成型:将Y形棒采用钻孔设备钻出Y形内通道;(4)弯制成型:再将Y形棒的V形头弯制成U形,形成U型状分叉管。
所述的加工步骤中中频加热完成后至弯制成型完成的时间为60~90s。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模锻、挤压技术使U型分叉管整体模锻挤压成型,耐压性能远远超过焊接分叉管,不易爆裂,且制造成本只有焊接工艺的50-60%,因无焊缝,所以不必担心渗液问题。
[说明书附图]
图1是原焊接工艺的U型分叉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U型分叉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Y形棒钻出Y形内通道后形成的Y形管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采用模锻、挤压式弯制设备使U型分叉管整体模锻挤压成型,先根据所要加工的U型分叉管的尺寸制成Y型模具,参见图2。
将落好的料采用中频加热炉加热至850~1200℃,然后采用上述制备成的模具,利用成型模成型摩擦压力机模锻成Y形棒,Y形棒再采用钻孔设备钻出Y形内通道,形成Y形管,再将Y形管的V形头采用挤压式弯制设备弯制成U形,形成U形分叉管形状,参见图1,在整个流水线作业中,落料完成中频加热后至弯制成U形管的时间控制在60-90s内。
弯制好的U型分叉管,还可用金属钢丸进行抛丸,然后根据材料采用热处理进行调质去除应力。
经爆破实验证实,耐压远远超过焊接分叉管,且制造成本只有焊接工艺的50-60%。模锻挤压成型分叉管爆破试验数据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昌强电站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昌强电站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27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连接构件
- 下一篇:可重新配置的辐射阵列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