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轴承环件的精密冷辗环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2840.1 | 申请日: | 200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岷;彭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岷;彭学文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H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宗耀 |
地址: | 201100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轴承 精密 冷辗环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轴承零件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铁路轴承环件的精密冷 辗环工艺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轴承包括为机车、货车、客车、动车组、地铁和轻轨等车辆配套 的轴承。铁路轴承是保持行车安全的重要部件。在铁路不断提速和重载化 的情况下,铁路轴承的运行工况日益苛刻和严酷,要求以最大限度的可靠 性保持其高性能。同时,要延长维修周期,提高工作寿命。使用最广泛的 铁路轴承是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其外环的内径有两段锥度用作轴承滚子的 滚道,其截面为梯形。这种轴承既可承受很大的径向力,也可承受一定的 轴向力,且可以补偿间隙,故在货车普遍采用,近年来高速客车轴承采用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对其环件的制作工艺也提出更高的 要求。
目前这一类零件的典型加工工艺为:钢材圆钢经加热后墩粗、反挤、 切底并平高、扩孔然后车加工成形。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具有以下不足之 处:
1)材料利用率低:由于铁路轴承环件高度较大,通常在140mm以上, 形状较复杂,壁厚变化悬殊,壁厚最大处20mm左右,而最薄处仅7mm, 在热扩孔时为保证成形,不得不增大留量,导致材料利用率很低,通常不 超过55%;
2)加工较为困难:由于锻造留量较大,需要多次走刀才能完成一个 工作面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
3)切削过程切断了金属纤维,使工件的机械性能受到影响,导致轴 承环件抗疲劳强度降低,影响到整套轴承的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种能提高环件的机械性能,生产效率高,工件形状一致性好,加工精度 高、材料利用率高的铁路轴承环件的精密冷辗环成形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铁路轴承环件的精密冷 辗环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锻造环件:将轴承钢棒料锻造成矩形截面的环形件;
2)球化退火:将制成的锻件进行球化退火,获得较低的硬度以便于 实施冷辗;
3)粗车:对锻件进行车削加工,基本去除氧化皮与脱碳层,消除锻 造时产生的壁厚差,粗车后的环件重量相互差小于1.6%;
4)预辗锥度:在常温下对粗车后的环件的两端进行局部辗压,两端 金属受模具挤压后产生局部变形被辗压出一段锥度,而环件基体有少量变 形,内、外径略有胀大,高度沿环件轴向略有延展,预辗需符合以下要求:
a.d1/d0=k1 k1=1.005~1.03
b.D11/D1≤1.025
c.H0=H1-(1.75~2.5)
d.α1=α2-(1°~1°30′)
e.β1=10°~12°
d1:预辗环件内径 d0:毛坯内径 k1:预辗的辗扩比
D1:预辗环件基体外径 D11:预辗环件隆起部外径
H0:毛坯高度 H1:预辗环件高度 α2:成品环件内锥面斜度
α1:预辗环件内锥面斜度 β1:预辗环件脱模角
5)修整形状:对预辗后的环件实施切削加工,去除其外圆两端的隆 起,在预辗出的斜度基础上继续延长斜度接近成品长度,修整完形状的环 件重量相互差小于1.2%;
6)精辗成形:在常温下对修整好形状的环件进行整体辗环,环件口 径扩大,壁厚减薄,内锥面的斜度、倒角、油沟等形状在辗环过程中逐步 成形,直到环件尺寸达到要求辗环过程终止,精辗必需符合以下要求:
a.d/d2=k2 k2=1.35~1.38
b.H=H2-(0.7~1.2)
c.β2=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岷;彭学文,未经刘岷;彭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2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