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机乳化液原油温度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2876.X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5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升;刘兴祥;周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 明 |
地址: | 2019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乳化 原油 温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设备冷却润滑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轧机乳化液配液所需要的原油的温度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采用乳化液作为连轧机的冷却和润滑剂,乳化液是由原油和脱盐水配置而成,原油是由专业油品供应商提供的经过乳化和添加微量成分特制而成。原油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温度过低会凝固而不易输送,原油中的温度过高会产生细菌繁殖,使原油变质。
以往的温度控制方式是在原油罐内设置蒸汽盘管,因而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热不均匀;
2、容易漏水,影响原油品质;
3、维护、检修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轧机乳化液原油温度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它解决了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原油罐中加热不均匀,容易漏水尤为蒸汽冷凝水影响原油品质,以及设备维护检修不方便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轧机乳化液原油温度控制方法,采取如下方法:
在原油罐外部设置加热装置,通过原油罐尾部的循环加热泵将原油送入热交换器进行换热,同时通过原油罐上的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的启动与关闭,然后将原油送入原油罐顶部,进行体外循环加热,以此控制原油罐内原油的温度保持在设定值。
在热交换器盘管内通入乳化液,在热交换器外壳内与盘管外壁之间通入蒸汽。
所述蒸汽为160℃~170℃饱和蒸汽。
所述蒸汽压力为0.4~0.6MPa。
所述原油罐内原油温度设定值的上限数值为45℃。
所述原油罐内原油温度设定值的下限数值为30℃。
一种实施轧机乳化液原油温度控制方法的控制装置,它与原油罐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由循环加热泵和热交换器组成的加热装置,温度控制器,蒸汽控制阀,蒸汽疏水阀以及它们之间相连接的管道;
所述循环加热泵设置在原油罐尾部,循环加热泵通过管道与原油罐连接,循环加热泵通过另一管道连接热交换器;
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原油罐侧旁,热交换器通过管道连接至原油罐顶部;
所述温度控制器安装在原油罐上,以控制原油罐内原油的温度;
所述蒸汽控制阀安装在热交换器的蒸汽进口管上;
所述蒸汽疏水阀安装在热交换器的蒸汽冷凝水排出管上。
所述循环加热泵为一卧式螺杆泵。
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外壳、位于外壳两端的封头以及至少一组盘管,盘管设置在外壳内部,盘管与循环加热泵连通。
所述热交换器外壳内与盘管外壁之间的空间连通蒸汽进口管。
本发明采用在原油罐外部设置加热装置的方式,通过原油罐尾部的循环加热泵将原油打入热交换器进行换热,然后送入原油罐顶部,进行循环加热,即体外循环加热方式。
本发明的循环加热方式是在原油罐旁设置循环加热泵、热交换器、温度自动监测与控制装置,通过原油罐上的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的启动与关闭,控制原油罐内原油的温度保持在设定值。
本发明克服了蒸汽冷凝水混入原油和加热不均匀等方面的缺点,保证原油品质不被污染,且检修容易。
本发明的轧机乳化液原油温度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主要有以下诸方面的优点:
1、加热效果好,原油温度均匀,不会出现局部温度过高、过低的问题;
2、温度控制能力强、精度高,可使温度控制在30℃~45℃之间(可调);
3、系统运行稳定,操作运行简便;
4、降低生产成本;
5、设备检修、维护方便;
6、系统运行的蒸汽不会进入原油内,保证原油品质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轧机乳化液原油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轧机乳化液原油温度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
1为原油罐,2为循环加热泵,3为热交换器,4为温度控制器,5为蒸汽控制阀,6为蒸汽疏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轧机乳化液原油温度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厂商将原油用槽罐车运输至现场,使用卸油泵将槽罐车上的原油通过软管吸取至原油罐内,原油罐起到了储存和中转的作用,一般储存一个月的用量。原油pH值为4.0~7.0,密度ρ=0.95kg/L,原油温度过低一般为30℃以下很容易凝固,原油温度过高一般超过45℃以上又会使原油滋生细菌而变质,因此,必须控制原油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2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嵌式烛台
- 下一篇:EJD51系列防爆全塑节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