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网站防篡改的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3049.2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5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郭诺;郭剑波;许晨光;纪明敏;汪海强;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及第熊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H04L29/0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0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网站 篡改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站安全运行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实现网站防篡改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一个网站的运行,由于需要众多的运营商环节、软硬件设施、各种通讯协议、技术和人员的支撑,所以发生故障的因素就多种多样,但对于一些关键部门的网站而言,由于发布信息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唯一性以及不容篡改性等基本要求,同时,这些网站的连续可用性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些至关重要的网站,如何能做到在信息安全获得保障的前提下长时间的连续运行,即应急保障,就成为了当前众多网站运行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综上因素可知,网站要实现可以动态的、异地的、在网站内容被篡改或出现各种故障的状态下可持续运行,需要融合多项不同系统的技术方案才能够平稳实现这一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现网站防篡改的系统,对网站运行中出现的内容被非授权更改具有阻断篡改内容为用户所访问,以及提供一个应急备份网站持续运行的能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实现网站防篡改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实现网站防篡改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使用应急备份服务的目标网站;
监控和调度中心,独立运行并识别目标网站的内容篡改或内容正常更新事件,当发生内容篡改、篡改恢复或正常更新时发送调度指令;
DNS管理中心,包括一组DNS服务器,实现目标网站和应急备份网站的切换,在接收到该监控和调度中心的发生内容篡改的调度指令以切换到应急备份网站时,根据域名选中应急备份网站的IP地址,通过该应急备份网站的IP地址实现对该域名的用户解析请求,在接收到该监控和调度中心的故障解除的调度指令以切换到目标网站时,根据域名选中目标网站的IP地址,通过该目标网站的IP地址实现对该域名的用户解析请求;
应急备份网站,包括备份服务器和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用于存储该些目标网站的应急备份网站,该备份服务器用于运行应急备份网站。当监控和调度中心识别到内容正常更新时,发出调度指令通知同步与备份数据到应急备份网站。
上述的一种实现网站防篡改的系统,其中,该应急备份网站具有受控进行数据同步和网站备份机制,备份数据来自目标网站,该数据同步机制包括:划定虚拟服务器工作区并使用虚拟网络安全隧道来同步所有动态网站的数据;或直接通过访问目标网站并下载和存储为静态网页。
上述的一种实现网站防篡改的系统,其中,该DNS服务器使用的生存时间值为300秒以内。
上述的一种实现网站防篡改的系统,其中,该监控和调度中心在识别出目标网站发生内容篡改或者篡改已经解除时,以及识别出目标网站发生内容正常更新事件时,在发送调度指令的同时向外通知目标网站的当前状态。
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实现网站防篡改的方法,包括:
监控和调度中心实时监测目标网站,在发现目标网站出现内容被篡改时,呼叫DNS管理中心,DNS管理中心启用所存储的应急备份网站的IP地址作为当前的解析记录,用户请求的域名通过该应急备份网站的IP地址访问该应急备份网站;
监控和调度中心实时监测目标网站,在发现目标网站篡改解除时,开始呼叫DNS管理中心和备份中心,DNS管理中心启用原始的目标网站的IP地址作为当前的解析记录,用户请求的域名通过该原始的目标网站的IP地址访问目标网站。
监控和调度中心实时监测目标网站,在发现目标网站内容正常更新时,开始对外呼叫同步与备份数据到备份网站。
上述一种实现网站防篡改的方法,其中,该备份网站的数据同步包括:划定虚拟服务器工作区并使用虚拟网络安全隧道来同步所有动态网站的数据;或直接通过访问目标网站并下载和存储为静态网页。
上述一种实现网站防篡改的方法,其中,该DNS服务器使用的生存时间值为300秒以内。
上述一种实现网站防篡改的方法,其中,该监控和调度中心在识别出目标网站发生内容篡改故障或者篡改故障已经解除时,以及识别出目标网站内容正常更新时,在发送调度指令的同时向外通知目标网站的当前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及第熊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及第熊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0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声装置
- 下一篇:基于统计模型和语法规则的口语语音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