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台架集装箱底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3205.5 | 申请日: | 200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0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袁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狮货柜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37/053;B23K37/04;B21D7/00;B65D90/02;B65D90/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台架 集装箱 底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货物运输工具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台架集装箱底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集装箱领域,台架集装箱因装卸货物方便,载重大而被广泛使用;一般的台架集装箱包括位于其底部承载货物重量的底架平台11,位于底架平台四个端角部上方分别垂直设置有角柱12,对应的在底架平台11四个端角部下方设置有底角件13。上述台架集装箱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台架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上述台架集装箱的底架平台包括有沿箱体纵向设置的两底纵梁111,并排焊接于两底纵梁111之间的多根互相平行的底横梁112,一般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台架集装箱的堆叠码放,其底角件下底面与底架平台的下底面(也就是说底侧梁的下底面)的距离一般都为h=12.5mm。
由于一般的台架集装箱没有侧板和顶板结构,在货物的运输过程中,如图3所示,由于框架集装箱载重货物量较大且没有设置侧墙结构,其在货物作用下,底架向下弯曲变形量常常大于d=30mm,因此,上述底架在正常载荷的情况下,底架变形量往往会大于h=12.5mm,造成该台架集装箱无法堆叠码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台架集装箱的底架的制造方法。利用本发明的制造台架集装箱的方法制造的台架集装箱的耐压能力增强,变形量减小,使用过程中完全复合变形的尺寸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造台架集装箱底架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两根底侧梁,使得该底侧梁均具有向上的拱度;
B、固定两根底侧梁,并控制两根底侧梁之间的距离;
C、在具有拱度的底侧梁腹板内侧面画一平行于其上表面弧度的定位弧线;
D、将多个底横梁端部沿步骤C所画的定位弧线点焊固定于底侧梁上,使多根底横梁排列于两底侧梁之间形成一框架结构,制成底部框架初坯;
E、将步骤D制作成的底部框架初坯送至焊接台位,对底横梁与底侧梁接触点实施满焊,制成底部框架粗坯;
F、将步骤E制成的底部框架粗坯送至预压台位,对底部框架的拱度进行调节,制成底部框架;
G、将角件安装于步骤F制成的底部框架的四个端角底部,将端部结构安装于步骤F制成的底部框架的两端。
在本发明中,所述定位弧线距离所述底侧梁上表面的距离为35~45mm。
在本发明中,所述F步骤为:
F1、将底部框架粗坯放置于预压台位,将其四端角顶部压紧,自其纵向中点施加向上的力,使其向上拱度产生3~8mm的永久变形量。
F2、将F1步骤预拱完的底架粗坯四端角顶起,自其纵向中点的中心实施多点下压力,调节其拱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底侧梁为焊接成型梁,该底侧梁包括有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至少一块竖立在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腹板,所述腹板沿其纵向具有拱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底侧梁成型时,先压或顶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使之与所述腹板具有一致的拱度,然后将上翼板、下翼板分别与腹板的顶部、底部焊接,焊接成型后的底侧梁具有一定的拱度,所述底侧梁成型后截面形状为“工”字型。
在本发明中,长度为40英尺的台架集装箱的腹板的拱度为50~80mm,长度为20英尺的台架集装箱的腹板的拱度为15~45mm。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C对底架粗坯进行的多点下压分多次完成,40英尺的台架集装箱的底架成型后的拱度为40~65mm,20英尺的台架集装箱的底架成型后的拱度为10~30mm。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画定位线的方法,使得其底架组焊后整体保证一定拱度,并且保证了地板的正常安装;同时采用了一种预压的方法,在底架粗坯制成后,使得其先产生向下的永久变形,并达到设计的拱度,在其装载前后,台架箱的各种尺寸基本保持不变,其实质是通过预压,提高底架结构的弹性工作极限,使设计载荷载其弹性工作极限内。因而,在相同的设计载荷下,通过本发明制造的台架集装箱具备重量轻、底架低、成本低、耐久性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台架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的装货后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制造台架集装箱底架的方法中底侧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固定台位的工装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底部框架初坯组焊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底部框架粗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狮货柜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胜狮货柜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版辊加工的夹紧装置
- 下一篇:铝合金车体焊接变形火焰调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