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瓦楞辊加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3442.1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7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松瓦楞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F1/20 | 分类号: | B31F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601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瓦楞 加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瓦楞辊,尤其涉及该瓦楞辊的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瓦楞辊都必须通过加热才能使纸板经过后引成瓦楞形状,现有技术中的瓦楞辊一般以电加热、油加热、蒸汽加热三种形式(参照GB/T1447.1-2000瓦楞辊标准4.2),其中蒸汽加热因成本低、安全性能好而长期普遍为客户接受使用。
由图1可见:瓦楞辊的蒸汽加热是通过将压力蒸汽1通过轴头5引入辊筒内腔6由内而外对辊体2传热,瓦楞辊在运行时,原纸与瓦楞辊进行连续热交换,蒸汽释放热量后变成冷凝水3,存积于辊体内腔,再由蒸汽压力将冷凝水经虹吸管4连续排除;而虹吸管由于结构特点必须与瓦楞辊内壁保持一定距离,而且在整个辊体内腔以一个点的位置存在,有因安装精度、制造精度控制的难度等各种问题无法即时彻底地将冷凝水排出辊体,于是在内壁形成一层液体水膜。
这样存在的问题:一是阻碍蒸汽的传热效率;二是当瓦楞辊停运转时,冷凝水会积存在底部,形成瓦楞辊会因上下部温差而变形弯曲,从而导致瓦楞辊重新运转生产时产生一段纸板废品,直到整个瓦楞辊辊体逐渐受热均匀,复原消除变形后才能生产正常;由于纸箱厂的停机频率相当频繁,导致其累计损失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瓦楞辊加热结构,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本体;本体包括:轴头以及与轴头相接的筒体;在所述的筒体的内壁上设置孔道,在轴头内安置一个进气管和一个出气孔;一个压力蒸汽连接进气管经孔道与出气孔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彻底解决了冷凝水存积而引起辊体变形造成不正常生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瓦楞辊加热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2、图3可见:本发明包括:本体10;本体10包括:轴头103以及与轴头103相接的筒体105;在所述的筒体105的内壁上设置孔道106,在轴头103内安置一个进气管102和一个出气孔109;一个压力蒸汽101连接进气管102经孔道106与出气孔109相通;
所述的孔道106均布分布在筒体105壁上。
本发明压力蒸汽101延入进气管102进入,通过轴头103上的入气孔104进入筒体105上的孔道106对辊体加热,然后通过相连的辊体上回气孔道107回流到轴头上回气孔108,经轴头出气孔109排出,完成整个蒸汽进入辊体孔道直接加热辊体而无冷凝水存积的全过程。
本发明的设计秉弃了传统瓦楞辊通过内腔加热虹吸管回水的方式,而是直接在瓦楞辊筒体壁上加工轴向孔道,将孔道均布分布在筒体壁上,在入气口轴头上同时分布进气小孔与出气排气小孔,通过轴头入气的孔将蒸汽直接引入辊体内壁上均匀分布的加热孔,从而增加了热交换的面积,热源距工作面的距离大大缩短,提高瓦楞辊表面的热传导效率以及辊面温度均匀性。由于均匀分布的蒸汽通道相互连通,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高速蒸汽流使冷凝水无法存积于加热孔道内,因此就不会在停机状态下同冷凝水存积而使辊体误差产生变形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松瓦楞辊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松瓦楞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瓶激光防伪码标刻装置和方法及具有激光防伪码的酒瓶
- 下一篇:单晶棒破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