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人体骨缺损修复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3741.5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4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郝勇强;刘萍;王楠;倪嘉桦;吴鲁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32 | 分类号: | A61L27/32;A61L27/06;A61L27/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人体 缺损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人体骨缺损修复的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纤维多孔钛微球和纳 米锶磷灰石层,其中:纳米锶磷灰石层包裹纤维多孔钛微球,所述的纳米锶磷灰石层的组 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66.46%纳米锶磷灰石、0.299%氯化钠和33.24%的蒸馏水,所 述的纤维多孔钛微球的平均直径为1-2mm,孔径分布为100-800μm,孔隙率为80.0±2.0 %,孔隙之间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备纤维多孔钛微球:将纯钛纤维随机缠绕并整形制成纤维多孔钛微球,再 用蒸馏水超声波清洗纤维多孔钛微球10分钟并高温高压消毒备用;
第二步、将纳米锶磷灰石通过蒸馏水超声波清洗10分钟并高温高压消毒,再将纳米 锶磷灰石与生理盐水调和均匀;
第三步、将纤维多孔钛微球浸渍在纳米锶磷灰石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中20~40分钟 保证浸渍充分,即制成用于人体骨缺损修复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骨缺损修复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 的纯钛纤维的直径为50-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骨缺损修复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 的蒸馏水为三次蒸馏后的蒸馏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骨缺损修复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 的生理盐水是指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用量为2.5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7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真空直线推动导入器
- 下一篇:多孔撞击式飞灰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