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油气输送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3748.7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6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59/14;F16L23/16;F16L37/08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油气 输送 复合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深海油气输送复合管,包括:内管、管接头、保温层和保护层,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钢带层,其中:管接头包括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第一管 接头和第二管接头分别固定设置于内管的两端,钢带层、保温层和保护层依次设 置于内管的外部;
所述的管接头为焊接式接头或法兰式接头,在管接头的锥颈上设有凹槽,该 凹槽的尺寸与环向钢带锁紧环相匹配;
所述的钢带层包括:轴向钢带层、轴向钢带锁紧环、环向钢带锁紧环、第一 环向钢带层和第二环向钢带层,其中:轴向钢带层环绕包覆于内管外壁圆周上, 轴向钢带锁紧环的内壁的锥面将轴向钢带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 接头紧密套接固定,所述的第一环向钢带层和第二环向钢带层分别依次环绕包覆 于轴向钢带层外侧,环向钢带锁紧环位于环向钢带层的两端并在管接头的锥颈上 的凹槽处紧密套接于环向钢带层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油气输送复合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向钢带 层为若干根沿内管轴向平行紧密排列的钢带,该钢带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油气输送复合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向钢带 层为若干根沿内管的轴向紧密环向缠绕的钢带,该钢带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油气输送复合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法兰式接 头的法兰端面分别设有密封凸面和密封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油气输送复合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向钢带 锁紧环的内壁为锥面,该锥面与管接头的锥颈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油气输送复合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向钢带 锁紧环为两块相同的双瓣半圆结构,该双瓣半圆结构的两端面设有波浪形状的扣 紧槽。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油气输送复合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若干根可焊管通过对接焊焊成长的内管,套上轴向钢带锁紧环, 将内管与管接头对焊,经探伤合格后磨削平内管的外壁焊缝;
第二步、按照内管的外周长和钢带的宽度确定钢带数量,将钢带在内管的外 壁上沿内管轴向平行紧密排列制成轴向钢带层,然后再通过轴向钢带锁紧环的锥 面将轴向钢带层两端锁紧于管接头上;
第三步、将若干根钢带在轴向钢带层的外部一端沿内管的轴向紧密环向缠 绕,至达到轴向钢带层的外部另一端制成第一层环向钢带层后沿反方向再次缠绕 第二层环向钢带层,最后分别将第一层环向钢带层的钢带首端和末端与第二层环 向钢带层的钢带首端和末端固定连接后用环向钢带锁紧环在管接头锥颈上的凹 槽处锁紧,制成复合管;
第四步、将复合管的两端密封后进行过压测试使内管和钢带层胀贴紧;
第五步、对复合管的外部喷涂或涂刷防腐蚀油漆,待油漆干燥后在复合管的 外部依次套接并固定保温层和保护层,复合钢管制备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海油气输送复合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 的过压测试是指以压强为16MPa~80MPa进行水压胀贴处理并兼作水压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7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隔离电磁窗及其一体化监控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