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热塑性加工用环保型高温润滑剂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53842.2 申请日: 2009-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1928631A 公开(公告)日: 2010-12-29
发明(设计)人: 孙元宁 申请(专利权)人: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0M173/02 分类号: C10M173/02;C10N30/02;C10N30/06;C10N40/24
代理公司: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28 代理人: 杨丹莉
地址: 20190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金属 塑性 工用 环保 高温 润滑剂 及其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体润滑剂的范畴,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热塑性加工用环保型高温润滑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连轧钢管机组生产无缝钢管时,芯棒润滑是必不可少的工艺条件,芯棒润滑剂的质量优劣、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钢管质量、安全生产和环保。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润滑剂大都以石墨微粉作为基本的润滑材料,再添加其它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405286A、CN1493674A以及日本特开平2-51592号公报。由于把石墨微粉作为基本的润滑材料,就存在下列问题:①在轧制不锈钢或高合金钢时可能使钢管内表面被渗碳,会发生铬化物沿晶界沉淀,降低钢管的抗腐蚀性能;②石墨微粉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在使用润滑剂的过程中石墨微粉的污染会给电气设备、仪器仪表造成安全隐患;③给生产环境带来黑色污染。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243150A、CN1845982A、日本特开昭64-1689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171165号公报公开的这些润滑剂技术虽然不用石墨微粉作为润滑基料而改用天然或人造云母、蛭石、滑石粉、膨润土等微粉作为润滑基料,但这仅仅是将白色污染替代了黑色污染。

以上几个专利公开的技术,基本的润滑材料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微粉,其润滑性质都属于固体润滑的范畴,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固体微粉对环境造成黑色的或白色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热塑性加工用环保型高温润滑剂及其使用方法,不仅适用于钢在高温状态下的轧制、锻造、挤压等工艺,尤其适用于热轧无缝钢管时的芯棒润滑,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由于本发明的组成物都是溶解于水的,不存在任何固体组份,属于液体润滑的范畴。对于液体润滑而言,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芯棒表面温度在100℃左右时,润滑剂能顺利的喷涂在芯棒表面成膜,并有较强的粘接力;2)润滑剂应有合适的软化点,软化点控制在750~850℃为宜3)熔化温度控制在900℃,在900℃~1250℃润滑剂应是熔融状态,而且要有合适的粘度,低的剪切力及高温延展性,以确保润滑剂有好的高温润滑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属热塑性加工用环保型高温润滑剂,组成原料重量百分配比为:

碱金属盐    20~70%

磷酸盐      5~50%

硼酸        0.5~30%

杀菌剂      0.01~2%

上述组成原料再加入1~20倍重量的水。

优选地,所述碱金属盐是硼酸钠、硼酸钾、硅酸钠、硅酸钾、硫酸钠、硫酸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几种,它们可以提高润滑性能,也起粘合剂作用,增加助熔,提高钢管表面质量。

优选地,所述磷酸盐是磷酸钠、磷酸钾、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多聚磷酸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钠、磷酸氢钠铵、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滑剂在900℃~1250℃时完全成理想的熔融粘稠状。

优选地,所述硼酸是可溶性的硼酸和氧化硼中的一种或两种。

加入硼酸可以提高润滑剂的化学稳定性还可以调节润滑剂的高温粘度。使润滑剂不会因为粘度过高,提高熔液的剪切力而影响润滑效果,也不会因粘度太低而破坏了熔液的连续性而失去润滑作用。

优选地,所述杀菌剂是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异噻唑啉酮、戊二醛、稳定性二氧化氯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杀菌剂可以防止润滑剂溶液不被细菌污染变质。

优选地,该润滑剂的pH值为6~1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属热塑性加工用环保型高温润滑剂的使用方法,将按上述配方配制好的润滑剂涂布在温度大于80℃的工模具上干燥成膜。

本发明的润滑剂和国内两个知名钢管公司使用的润滑剂以及LONZA RD-149润滑剂,利用园环压缩试验测试了它们的高温摩擦系数,见表1:

表1本发明润滑剂和现有润滑剂高温摩擦系数比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