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面交通导航系统及导航路线生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3968.X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9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东;贾蕴哲;王昊楠;毛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上海中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26 | 分类号: | G01C21/26;G01C2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2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交通 导航系统 导航 路线 生成 方法 | ||
1.一种路面交通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系统包括路面交通监视系统、信息处理中心、智能终端,其中:
路面交通监视系统由若干监视器组成,遍布于各个路段,监视所在路段的路面即时交通情况,包括路段上行驶的车辆数、是否有交通意外、突发事件,并定时刷新信息处理中心中存储的此部分路面交通信息;
信息处理中心内存储有处于路面交通监视系统内所有路段和节点的地图、车辆信息及其它交通信息,在接收到智能终端的请求后根据用户车辆ID反馈针对特定用户的实时路况信息;
用户在智能终端上输入导航请求,包括目的地、预计在路程中花费的时间time,智能终端向信息处理中心要求获得即时路况信息,并根据信息处理中心反馈的信息生成导航路线显示给用户;
在初次生成导航路线后,智能终端还自动定时向信息处理中心发出请求获得最近的路况信息,并根据信息处理中心内由路面交通监视系统不断刷新的即时路况滚动定时更新导航路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交通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交通监视系统定时刷新信息处理中心的时间间隔为5~15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交通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定时滚动更新导航路线的时间间隔为5~1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交通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交通监视系统定时刷新信息处理中心的时间间隔、智能终端定时滚动更新导航路线的时间间隔均为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交通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处理中心内存储的信息包括:
①每个路段的长度length和车道数、路段上行驶的当前车辆数,节点的名称及位置;
②所有带有导航系统车辆的ID信息,包括车牌号、车种、载重、排量;
③某路段对通过车辆的限制,包括单向行驶、对本地车/外地车的限制、车种、载重、排量、日期为单/双号时对车牌号的限制;
④某路段的一部分/全部车道因为路面施工、交通意外、交通管制、突发事件不能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面交通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中心内存储的信息分为三种类型:
①长期有效的信息,包括路段的长度和宽度、单向行驶、对本地车/外地车的限制、车种、载重,这些信息作为一个静态的数据组长期存储在信息处理中心内,确实发生变化的时候再对存储的资料进行修改;
②短期有效的信息,包括某路段在单、双号对车牌号的限制、某路段的一部分/全部车道路面施工、交通管制,这部分信息存储时设置有效期限参数,在读取时须考虑其是否在有效期内;
③突发的、暂时的信息,包括某路段的一部分/全部车道因为交通意外、突发事件不能使用、路段上行驶的当前车辆数,这部分信息对路况的约束是实时的,由路面交通监视系统对信息处理中心的存储信息滚动刷新。
7.一种导航路线生成方法,其生成步骤为:
第一步,智能终端根据用户输入的目的地、预计在路程中花费的时间time,信息处理中心反馈针对该用户定制的路况信息,求出所有路段的车流比和拥挤程度数组map,再根据拥挤程度数组map和路段长度length得到每个路段的权值map;
其中,车流比的计算公式为:
X路段的拥挤程度数组map(x)为:
x路段的权值map=拥挤程度数组map(x)+路段长度length(x)
第二步,求出用户当前位置点到其它所有节点权值map最小的通路,同时获得该路径中紧邻该节点一个中间节点的节点号m;
第三步,确定用户当前位置点到目的地的最小通路的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上海中学,未经上海市上海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9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