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子线圈的脱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4136.X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9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军;吴晓蕾;王庭山;陈梁;朱光华;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线圈 脱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线圈的新型脱模方法,用于使发电机少胶VPI(真空压力浸渍处理)定子线圈模压固化后脱模更容易,避免线圈变形导致绝缘受损,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型发电机领域,定子线圈的绝缘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的运行可靠性、寿命和技术经济指标,属核心部件。目前,大型发电机定子线圈主绝缘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为逐渐减薄主绝缘,提高导热系数,提高发电机运行经济指标。
大型发电机定子线圈少胶主绝缘包扎完成后,需VPI处理,然后在模具上进行模压固化,模压固化后冷却至适当温度后,需从模具上脱离即脱模。为保证脱模顺利进行,需防止定子线圈与模具粘结在一起。原有的脱模方式为在线圈模压固化前在线圈表面半叠包聚四氟乙烯薄膜(0.05mm厚和0.1mm厚各一层)和0.5mm厚聚酯薄膜,并在模具表面涂上一层硅脂与汽油的混合物(硅脂与汽油重量比2∶1),但由于线圈固化过程中有树脂流到模具表面,随着线圈一同固化后将线圈与模具粘在一起,影响脱模的顺利进行。
原有的脱模方式缺点有:1)脱模效果不理想,对线圈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绝缘减薄以后;2)线圈脱模后会产生大量的胶粒及硅脂,若不能清除干净会对下一批线圈质量产生影响;3)硅脂散落在车间地面会对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为实现发电机VPI定子线圈脱模顺利进行,必须开发出新型脱模方式,使线圈在脱模过程质量不受影响,更容易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阻止VPI定子线圈脱模过程中绝缘受损的新型脱模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定子线圈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将经过真空压力浸渍处理后的定子线圈先半叠包0.1mm厚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再半叠包0.05mm厚的聚酯薄膜得到包覆线圈;
第二步:在模具表面涂刷硅脂与汽油的混合物层,其中,所述硅脂与汽油的混合物层中硅脂与汽油的重量比为1∶2;在涂有硅脂与汽油的混合物层的模具表面平铺一层0.05mm厚的聚酯薄膜层,聚酯薄膜层的长度与模具相同,宽度较包覆线圈横截面的周长大30mm;
第三步:将包覆线圈放入模具中,用聚酯薄膜层卷包包覆线圈,用透明胶带固定聚酯薄膜层;
第四步:从模具中间开始向两端合模。
本发明的优点是:1)通过在模压过程中在线圈与模具间增加了一层聚酯薄膜有效的解决发电机VPI定子线圈脱模问题,效果良好,保护了线圈主绝缘不受影响;2)通过本发明使得脱模过程可以顺利进行,操作更方便,减少了硅脂的用量,排除了安全生产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定子线圈脱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一种定子线圈脱模示意图,所述的定子线圈的脱模方法为:
第一步:将经过真空压力浸渍处理后的定子线圈先半叠包0.1mm厚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再半叠包0.05mm厚的聚酯薄膜得到包覆线圈1;
第二步:在模具5表面涂刷0.05~0.2mm厚的硅脂与汽油的混合物层2,其中,所述硅脂与汽油的混合物层2中硅脂与汽油的重量比为1∶2;在涂有硅脂与汽油的混合物层2的模具5表面平铺一层0.05mm厚的聚酯薄膜层3,聚酯薄膜层3的长度与模具5相同,宽度较包覆线圈1横截面的周长大30mm;
第三步:将包覆线圈1放入模具5中,用聚酯薄膜层3卷包包覆线圈1,用透明胶带4固定聚酯薄膜层3;
第四步:从模具5中间倒入树脂开始合模,待树脂流出后,再将模具5的两端合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41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