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掺杂改性硼酸钆锂闪烁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4214.6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7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潘尚可;杨帆;任国浩;丁栋舟;陆晟;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试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9/22 | 分类号: | C30B29/22;C30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18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改性 硼酸 闪烁 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闪烁晶体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掺杂改性硼酸钆锂闪烁晶体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闪烁晶体作为一种通过高能粒子或射线激发而发光的功能材料,其闪烁性能对晶 体的微观缺陷非常敏感,可以通过掺杂改变晶体的缺陷状态来提高晶体的闪烁性能, 从而形成新的功能晶体材料。掺铈硼酸钆锂晶体(Li6CexGd1-xB3O9)通过晶体中富集 的锂-6或硼-10或钆-155或钆-157同位素与中子进行反应来探测中子,首先由美国的 J.B.Czirr于1996年报道了其作为中子探测闪烁晶体的潜在用途。作为一种新型中子 探测闪烁晶体,Li6CexGd1-xB3O9具有以下优点:
(1)同时含有Li、B和Gd三种对中子具有较大俘获截面的同位素的元素,可以 根据不同的探测需求选择不同的同位素富集组合,优化设计出更高探测效率的晶体组 分,因此该晶体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2)发光中心是Ce3+离子,具有衰减时间短(28ns)、光输出高(每个中子激发 产生40000个光电子,每MeVγ射线激发产生25000个光电子)以及发光波长(中心 波长为395nm)与光电倍增管(PMT)耦合好等特点,因而其探测效率高,是6Li玻 璃的6倍和BC-454的9倍。
(3)有效原子序数低(46.3),容易消除γ射线背景。
(4)折射率低(1.67405nm),很容易与聚合物复合,非常适合于大面积中子探 测和成像。
(5)既可以利用该晶体的块状单晶制作小面积的中子探测器,也可以利用该晶体 的特定颗粒的粉末制作出大面积中子探测器。
然而,Li6CexGd1-xB3O9晶体作为一种新型中子探测闪烁晶体,同时还存在以下缺 点:
(1)Ce:Li6Gd(BO3)3晶体是一种铈离子激活闪烁晶体,Ce3+离子在晶体中的价态 分布对晶体的闪烁性能非常重要。在研究中,通常都使用CeO2作为激活离子掺杂剂, 而四价铈离子不发光,只有四价铈离子转化为三价铈离子,该晶体才能发光,但Ce 离子在原料合成、熔体形成及晶体生长过程中的价态变化非常复杂,能够让更多的四 价铈离子转化为三价铈离子尤为重要。一般都通过控制生长气氛来控制铈离子的价态 变化,但其机理和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也是几乎所有掺杂Ce3+离子的闪烁晶 体都存在的问题,使得该类晶体在不同部位和不同炉次生长的晶体发光均匀性很差。
(2)Li6CexGd1-xB3O9晶体是一种硼酸盐晶体,晶体导热性差,且其熔体中含有大 量的硼酸根基团,易形成网络状结构,从而导致熔体粘度大,生长速度慢,晶体生长 过程中释放的潜热对晶体生长影响大,使得该晶体生长不易控制。另外,该晶体还存 在(010)、(121)与(012)等多个解理面,使得晶体易开裂、难以加工出直径大于 30mm的晶片等缺点,限制了该晶体的研究和应用范围。
(3)Li6CexGd1-xB3O9晶体中含有大量的155Gd和157Gd同位素,其与中子反应的 截面远远大于6Li和10B同位素,会影响中子和6Li或10B同位素的反应,从而降低该 晶体利用6Li或10B同位素来进行中子探测的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试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试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4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质结构的一维光子晶体
- 下一篇:钛靶材表面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