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花机电磁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5563.X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宗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超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3/20 | 分类号: | D03C3/20;D03C3/24;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花 机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机电磁阀,特别是一种将两组电磁线圈置于一个阀体内并能同时独立工作的电磁阀。
背景技术
提花机电磁阀使用于电子提花机,它在工作时将表征织物花样的电信号转换成对应经纱的提升运动,是自动提花织造系统中极其关键的执行元件。
目前常用的提花机电磁阀普遍采用内部两只线圈串联后安装在一个阀体内,每个电磁阀只能控制一根提针的运动。常规的电子提花机需安装2688针,需要2688只电磁阀。这样,提花机的龙头的体积就很大,需要占据比较大的空间,同时电子提花机整体重量也大大增加。这样不仅增加了电子提花机的制造和运输成本,而且使用电子提花机的纺织品生产厂家将占用较大的厂房。对电子提花机的生产厂家和使用厂家无疑都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而且,电子提花机提针仅仅依靠电磁阀的吸合来动作,工作一定的时间后就容易出现偏离和误动作现象,造成废品率增加,工效降低。如果增加一种可以校正和纠偏提针的装置将大大减少电磁阀的误动作率,从而对提花机使用厂家提高工效,减小维修成本起到良好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提花机电磁阀做了革命性的改良:将两组电磁线圈(3)放置在同一阀体(1)内,两组电磁线圈(3)共用一个电极,通过三只并列放置在阀体(1)卡槽内的触针(2)与外部实现电气连接,每组电磁线圈(3)在阀体(1)的两侧各形成两个吸合面(4),同侧的两个吸合面(4)作为一个工作面,阀体(1)的尾部有两只竖针挂钩(5),对提花机提起的竖针进行钩挂,每只电磁阀可以同时单独控制两根竖针的运动。隔片(6)的尾端安放了磁钢(7),通过磁钢(7)的作用,与吸合面(4)吸合的竖针可以减少偏离和误动作。在盖板(8)上设计了能紧密配合的挂钩(9),通过挂钩(9)将盖板(8)紧压在阀体(1)上面,从而对触针(2)和电磁线圈(3)起到固定和防尘的作用,快速连接的设计方式同时也能提高电磁阀的组装工效。
通过以上设计,使提花机电磁阀体积缩小比例超过80%,同时节省下来很多的原材料,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而且使用提花机的纺织品生产厂家可以节省大量的生产用地。
通过隔片上安放的磁钢,可以对提针运动进行校正和纠偏,减少提针的误动作率,提高了工效。
盖板上设计了快速接插式的挂钩,能提高电磁阀的生产组装工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隔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阀体配合隔片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盖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注塑成型的阀体(1)上安放触针(2)和电磁线圈(3),将电磁线圈(3)间隔的两只进行串联连接形成一组,两组共用一个电极后焊接在触针(3)的其中一根上,每组电磁铁的另外一端各与触针(3)的其它两根焊接相连;
每组串联的电磁线圈(3)各在阀体的一侧(1)形成两个吸合面(4);
在阀体(1)的末端有两个突出的竖针挂钩(5),对提花机的竖针起到钩挂的作用;
在隔片(6)上安放磁钢(7),对竖针的运动起到校正和纠偏的作用;
将设计有挂钩(9)的盖板(8)压接在阀体(1)上形成整个完成的阀体。
装配好的阀体(1)配合隔片(6)单组或多组整齐排列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电磁阀。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超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超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55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