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红外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5624.2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9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沪电机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4 | 分类号: | H02K1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加热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加热器。
背景技术:
远红外加热技术具有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目前,远红外加热器一般由碳化硅、锆英砂、陶瓷、石英等材料制成,普遍存在着机械强度差,耐热冲击性差、热效益较低,远红外辐射弱,电热丝易氧化,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中国专利CN2132369公开了一种金属密封式远红外电热板,该电热板由电热丝、电热丝引出电极、耐火材料、金属外壳、密封边和远红外辐射层组成,其结构为金属外壳把埋有电热丝的耐火材料层完全密封,并用密封边固定,在金属外壳的表面涂敷远红外辐射层。此金属密封圈式远红外电热板虽克服了现有远红外加热器的特点,但仍存在着结构复杂、不易制造、形状单一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强度差、耐冲击性差、热效益较低,远红外辐射弱等缺点,而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远红外辐射强、热效率高,电热丝不易氧化,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制造的一种结构新颖的远红外加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远红外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远红外加热功能的远红外加热器、电热传感器、控制加热装置中各个电器状态的电控箱,该装置还包括支架、小滑轮、用于吊住远红外加热器的吊环、安装电机壳的电机壳定位平台、吊索减速器、以及安装轨道滑轮的轨道,
所述远红外加热器通过钢丝绳连接在吊索减速器上并悬空于支架上,并且通过吊索减速器控制其升降;
所述吊环设置在远红外加热器的上方中间位置,用于连接钢丝绳;
所述电控箱设置在远红外加热器上;
所述电热传感器设置在电机壳定位平台安装的电机壳的一侧;
所述电机壳定位平台通过一轨道滑轮设置在一轨道上,且电机壳定位平台随着轨道滑轮移动;
所述小滑轮安装在支架上方两侧位置,且设置有两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远红外辐射强、热效率高、电热丝不易氧化,使用寿命长、机械强度高、耐热冷冲击性能好、结构简单容易制造等优点。经过本发明加热后的电机壳无需再进行搬运,加热过程时间短、升温快、升温均匀、膨胀效果好,保证定子线圈凭借自身的重量自然压入,同时也完全避免了以人工方式从电炉膛内取出加热高温的电机壳造成人身伤害。本发明依据加热和冷却时间可连续进行加热压装作业,由原来三人完成的如今一人就能完成,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加热时间短极大的降低了用电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远红外加热装置,该装置由具有远红外加热功能的远红外加热器101、电热传感器102、以及一个控制加热装置中各个电器状态的电控箱103组成,该装置还包括可以放置钢丝绳的支架104、减少摩擦力的小滑轮105、用于吊住远红外加热器的吊环106、安装电机壳的电机壳定位平台107、吊索减速器108、以及安装轨道滑轮109的轨道110。远红外加热器101通过安装在其上方的吊环106连接一钢丝绳111,钢丝绳111的另一端连接在吊索减速器108上并悬空于支架104上,并且通过吊索减速器108控制其升降,钢丝绳111通过设置在支架104上方两侧的小滑轮105来减少在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一般电控箱103都设置在远红外加热器101上,这样可以方便其进行控制运行;电热传感器102通过一固定装置设置在电机壳112的一侧;而电机壳112放置在电机壳定位平台107上,电机壳定位平台107通过一轨道滑轮109设置在轨道110上,这样电机壳定位平台107就可以根据远红外加热器101的位置随着轨道滑轮109在轨道110上的移动来调节其位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在电机壳热压加工工艺中的应用过程来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沪电机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沪电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5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