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双层热收缩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5786.6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5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0 | 分类号: | H02G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 玮 |
地址: | 201802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双层 收缩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明双层热收缩套管。
背景技术
热收缩材料又称高分子形状记忆材料,是高分子材料与辐射加工技术交叉 结合的一种智能型材料。普通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通常是线形结 构,经过电子加速器等放射源的辐射作用变成网状结构后,这些材料就会具备 独特的“记忆效应”,扩张、冷却定型的材料在受热后可以重新收缩恢复原来的 形状。
热收缩材料的生产需要历经混配、成型、辐照、扩张、涂胶等一系列工艺 而成。热收缩材料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分子材料的形状记忆效应制成的。聚烯 烃基材等高分子材料经辐照发生交联反应,赋予材料不溶的特点。当升温至其 熔融温度后结晶消失,此时将材料扩张并迅速冷却至结晶熔点以下,高分子结 晶态恢复,形变被“冻结”,此时的材料具有“记忆效应”,即在没有其他外 力作用下,再次加热后会收缩到原来形态。
热收缩材料的记忆性能可用于制作热收缩管材、膜材和异形材,主要特性 是加热收缩包覆在物体外表面,能够起到绝缘、防潮、密封、保护和接续等作 用,收缩材料的径向收缩率可达50%-80%。凭借这些特殊优异的性能,热收缩 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工矿设施、船舶、航天航空、汽车等重要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汽车制造行业也迅速地发展,汽车线束及 管路用热收缩套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种热收缩套管的质量影响到整个汽车 的性能和质量,热收缩套管的性能和质量主要表现在其绝缘性、密封性、阻燃 性、耐磨性和耐油保护性能等方面。现有技术的热收缩套管由于在生产中所采 用的材料组成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性能和质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难以满足一 些特殊领域对热收缩套管的性能的特殊要求,从而造成了安全隐患。例如汽车 电线端子及接头易老化,绝缘性不好产生短路导致一些燃烧事故的发生等,从 而造成一定数量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此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管线上所使用的热收缩管是不透明的,当用这种 热收缩套管封套管线时,无法从外部观测到内部管线的连接情况,难以对管线 套接质量的监控,因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收缩套管无法满足特定领域的对热 收缩套管性能的特殊要求,并无法从热收缩套管外部检测到内部管线的连接情 况,从而无法监控热收缩套管的套接质量等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双层热收缩套管,包括套管内层以及套接 于套管内层之上的套管外层,其中,所述套管外层为结晶型改性聚烯烃材料层, 其按照重量计,由下列物质制备而成:热塑性聚烯烃材料90.5-98%;外层抗氧 剂0.5-1.5%;润滑及加工助剂1-5%;交联助剂0.5-3%;所述套管内层为热熔胶 层,其按照重量计,由下列物质制备而成:聚酰胺热熔胶65-99%;内层抗氧剂 1-35%。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抗氧剂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季戊四醇酯、硫代二 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十八酯、N,N,-二(2-萘基)对苯二胺、2-硫醇基苯并咪 唑、2,2,4-三甲基-1,2-二轻化喹啉聚合体。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及加工助剂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PE蜡、硅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助剂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抗氧剂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N,N’-双[3-(3,5-二叔丁 基-4-羟基苯基)丙酰]肼、季戊四醇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十八酯。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材料制造出的透明双层热收缩套管,能够满足特殊领域 对热收缩套管的性能要求,例如汽车电线端子、结点、连接器等重要部位进行 有效的绝缘密封,能够有效的防止潮湿环境下汽车电线端子及接头被腐蚀、能 够对电线端子接头进行耐磨、耐油保护,并由于该热收缩套管是透明设计,方 便从热收缩套管外部监控其内器件的连接情况,保证了质量,减小了安全隐患, 同时本发明中配方设计国际环保标准,符合当前国际化倡导的绿色环保汽车的 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 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57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