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及测试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6074.6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8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贤;沈家贤;何杰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0 | 分类号: | G01R2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及测试治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电波收发器与天线之间设置二个测试端点,通过测试端点直接测试天线的传导效率的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及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天线(Antenna)在无线通信产品中扮演着讯号收发的角色,因此无线电子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对天线的收发功率进行测量。随着天线微小化技术的精进,其种类及结构也随时产生调整,当然对于天线收发射频信号的测量方法也就随着无线电子产品及天线而有所改变。
参考图1,为常用的天线测试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天线测试系统1包括一待测装置10、一探针16及连接于探针16的电波测试装置17。其中,待测装置10包括一印刷电路板102,且印刷电路板102上设置有一电波收发器106、一切换开关103及一天线105。同时,相对于该切换开关103的印刷电路板102上,开设一测试孔104,以提供探针16穿射,进而触动切换开关103达到测量的目的。另外,为了提供探针16能够更稳固的透过测试孔104触动切换开关103,因此,通常在测试孔104与探针16之间设置有一开关连接器(switch connector)(未标示)。如此,在测试阶段,探针16即可以通过开关连接器更稳固的透过测试孔104触动切换开关103,达到测量目的。
所以,当无线通信产品在设计研发与量产测试时,必须在天线前端额外多置放一个开关连接器(switch connector),以利于连接探针16做测试及除错(debug)的工作。但此类的开关连接器非常昂贵,且开关连接器较难制作全自动化测试治具,因此对于无线通信产品竞争力而言,前述的测试方法无疑是增加成本与测试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及测试治具,可以省略传统所使用的开关连接器(switch connector),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缩短整体测试时间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天线测试系统,用以测试一天线的传导效率,其包括有一电波收发器、一传输线及一匹配电路。其中,电波收发器根据一操作频率,输出一电波信号。传输线具有一前测试端与一后测试端,该前测试端耦接于电波收发器,并且,传输线距离设计为操作频率的1/4波长,其中,前测试端作为天线的传导效率的测量点。匹配电路耦接于传输线的后测试端与天线,其中后测试端提供一短路手段给匹配电路。
其中,该后测试端并联一电容器或一电感器或一微带传输线,以提供该短路手段给该匹配电路。
其中,该匹配电路为一π型电路。
其中,该前测试端外接一测试仪器。
其中,该测试仪器为一网络分析仪器或一频谱分析仪器。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天线测试方法,用以测试一天线的传导效率,其步骤包括有:首先,使一电波收发器根据一操作频率,输出一电波信号。然后,电波信号经由一传输线传送至该天线,其中该传输线的距离设计为操作频率的1/4波长。接下来,从传输线的一后测试端提供一短路手段给天线,再从传输线的一前测试端测试该天线收发电波信号的传导效率。
其中,该后测试端并联一电容器或一电感器或一微带传输线,以提供该短路手段给该天线。
其中,该前测试端耦接于该电波收发器,该后测试端耦接于该天线,并且该前测试端与该后测试端的距离为该操作频率的1/4波长。
其中,在测试该天线的传导效率步骤中,使用一测试仪器耦接该前测试端以进行测试。
其中,该测试仪器为一网络分析仪器或一频谱分析仪器。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天线测试治具,用以承载该天线测试系统,天线测试治具包括有一侧板、一上板及一下板。上板固设于侧板,该上板具有一第一测试穿孔与一第二测试穿孔,其中,该第一测试穿孔与该第二测试穿孔之间的距离为该操作频率的1/4波长。下板则平行间隔该上板,并且同样固设于侧板,该下板用以承载该天线测试系统,其中,天线测试系统的前测试端间隔对应于第一测试穿孔,天线测试系统的后测试端则间隔对应于第二测试穿孔。
其中,该上板为一印刷电路板。
其中,该第二测试穿孔电性并联一电容器或一电感器或一微带传输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6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卷材表面检测用的图像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