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LK1基因的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6088.8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8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裘建英;张云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芮屈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丰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lk1 基因 原位杂交 检测 试剂盒 及其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剂盒,具体地说关于一种PLK1基因的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5%左右)绝大多数基因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它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所以饮食和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
直肠癌从癌前变到形成癌症,需要几年时间,如何做到早期检测、诊断、预后的检测及诊治后的复发、转移早期检出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有文献报道:PLK1在直肠癌中有高表达,PLK1基因序列号:NM_0050302204bp mRNA,位于染色体16p12.1″,cds:54…1865bp。随着分子生物技术日益完善,功能基因组学,癌症基因组学等研究的深入展开,至今,我们已有可能在基因水平上做更精确的早期诊断,在癌变前期或癌细胞形成(单克隆时)就能做到早期预测诊断,本发明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来检测PLK1基因的表达量诊断直肠癌的早期基因变化。
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是将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化学技术结合起来,以标记的核酸分子为探针,在组织细胞原位检测特异性核酸分子的技术。其原理是使含有特异序列、经过标记的核酸单链(即探针),在适宜条件下与组织细胞中的互补核酸单链即靶核酸发生杂交,再以放射自显影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标记探针进行探测,从而在细胞原位显示特异的DNA或RNA分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PLK1基因的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的用途。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LK1基因的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LK1基因的原位杂交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LK1基因的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在制备检测直肠癌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试剂盒包括杂交探针、标记物,所述的杂交探针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的杂交探针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RNA序列。
所述的标记物选自放射性核素或非放射性标记物。
所述的放射性核素选自3H、35S、125I或32P中的一种。
所述的非放射性标记物选自生物素、地高辛、碱性磷酸酶、辣根过氧化酶或荧光素中的一种。
所述的非放射性标记物优选自地高辛。
所述的试剂盒还包括增效剂,所述的增效剂是碱性磷酸酶抗体。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LK1基因的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包括杂交探针、标记物,其中所述的杂交探针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标记物选自放射性核素或非放射性标记物。
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LK1基因的原位杂交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试剂盒中的杂交探针与底物中待测RNA接触,形成杂交复合体;
b、检测a步骤得到的杂交复合体。
所述的a步骤中形成杂交复合体的条件为:核酸杂交的温度为42℃;核酸杂交的时间为16-24小时,所述的底物选用血液细胞标本或组织细胞标本。
本发明的诊断试剂盒的组份是由杂交探针,杂交液,显色剂,增效剂等组成。本试剂盒的核酸杂交原理是分子生物学业内人士均熟知,具体操作步骤是标本处理、预杂交、杂交、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报告,其中杂交的具体步骤包括:
仪器操作:
1).将待测标本放入反应槽中;
2).仪器自动弃去液体,自动加消化液;
3).仪器自动弃去液体,自动后固定;
4).仪器自动弃去液体,自动预杂交(42℃);
5).仪器自动弃去液体,自动清洗;
6).仪器自动弃去液体,自动杂交(42℃);
7).仪器自动弃去液体,自动清洗;
8).仪器自动弃去液体,自动与DIG抗体培养(室温);
9).仪器自动弃去液体,自动清洗,显色;
10).取出封片镜检。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芮屈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芮屈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60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