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维复合传动高节能增力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6143.3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4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翁启义;董禹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启义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维 复合 传动 节能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和新技术节能领域,具体地说是运用重力杠杆原理及合外力迭加原理,以多维方位复合传动及变力矩组合传动新技术,形成母子式互动转轮、卫星式重力杠杆系列变力矩增力矩组合传动装置,通过均衡与不均衡的大力矩与小力矩融合运动形式,实现有效的增力传动。借助重力杠杆复合增力,形成高节能传动增力机构,提高动力传输效率,增大传动力量,在等速传动和非等速传动的情况下,实现高效节能。特别在二次能源的再生中,广泛发挥促进作用,大幅度提高再生效率。
背景技术
现有传动技术均采用单元平衡传递装置,动力传输方式基本上是传动轮之间的单一部位传动,无论是采用带传动与链传动,还是齿轮、摩擦轮传动以及连杆、蜗杆传动、联轴传动等,都是单一性的传动。主动轮与从动轮在同一时间空间段内只有相对应的一组传动力矩。因此,提速必然减力,等速不能增力,减速才可增力。在刚体定轴转动的增力传输过程中,通常只是利用杠杆基本原理,即以较小直径的主动轮带动较大直径的被动轮,通过减速得到较大力矩。增力机亦称减速机。就其它杠杆技术使用而言,没有母子式互动转轮、卫星式重力杠杆的变力组合传动飞轮和多维互动复合的传动技术装置,及其高节能增力机构和连环传动增力、可再生循环的重力节能能源装备。
本发明在各种技术实验中不断创新,由繁而简由难而易,有效地挖掘、整合了多种复合杠杆运动形式及其简单实用的各种集合体,在内部机构中,采用精密传动副,在转动、滚动、滑动、推动中灵活自如十分可靠地传递并加大原动力。
现有传动技术在力的传递上占了便宜,在运动的速度(行程)上一定要受到损失,始终遵循杠杆反比等衡的常规。本发明应用多元杠杆及运动式支点的改良特性则实现了杠杆在特定条件下的不等衡运动、可以相应增力而不必对称减速,打破了常规,具有原创性及其开拓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现行的动力传输装置的不足之处,运用重力杠杆原理及合外力迭加原理,以多维复合传动及变力矩组合传动新技术装置,通过子母式互动转轮和卫星式重力杠杆,形成均衡与不均衡互变的大力矩运动,实现有效的增力传动。借重力增力,合多个外力迭加,既省力又不费功,从而达到高效节能、增力节能效果。以此技术装置构成各种增力机和机械装备及能源装备。
本技术特点是在旋转传递中,动力臂组合动力大于阻力臂组合阻力,从最佳力学角度,平面分层、周边布点,从多维方向多层次地进行传动,突破性地促使加力杠杆借用重力在旋转一周中多次做功。从根本上改变了刚体传动时杠杆动力臂在每周旋转中只有一次做功并只能涵盖半周的状况。
基于重力杠杆始终增力的显著优势,本项技术不仅可广泛用于各种机械传动领域,省煤省油省气省电;而且可以成为二次能源效率倍增的核心组成部分。
本发明原理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实验证实,杠杆的支点运动中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上可减少行程或提高速度,产生增力效果。运动式支点与固定式支点两者不同,前者可以失衡后者一定等衡。
本发明以母子式互动转轮的方式,大轮怀抱小轮相互运动,在大力矩传动飞轮轮沿旋轴支点形成大动力臂力点,多组重力杠杆以卫星方式分布,并改变主动与被动两轮的传动矩心,在合外力叠加的前提下,完成多维复合传动。
集多功能于一身的组合式大力矩变力杠杆母系传动(增力)飞轮,由N个卫星式重力杠杆层叠组成,力臂自动协调,通过支点运动,改变和分割杠杆力臂,实现动力传递、过渡增力多种作用。转轮顺向运动力臂组合大于逆向阻力臂组合,偏心重力顺势作用动力臂。失衡与平衡交替,输出功能增强,外输入与自身重力所产生的推动力双重多元合力叠加,不等臂杠杆相当于力偶矩的着力。而力偶矩是普通传输轮半径力矩的两倍。因此本技术发明即使在等速传动情况下,所获得的运动扭力也大于原有普通动力传动。
本技术主动(增力)轮能够构成多组传输点和多层力臂结构,相应形成多个受力点和多层受力结构及多个被动轮。N组重力杠杆加力臂在一同旋转中N次做功,常效地增力省力。大轮与小轮可以同向或同步传动、同心与偏心轮可以融合共轨使用的新思路新技术,在一定意义上促使重力杠杆成为一种能源增剂,成为机械传动领域的增力节能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领域,省煤省油省气省电。特别是可极大地提高再生循环绿色能源的生产效率。在二次能源的电力行业中可以配合水力火力风力发电,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启义,未经翁启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61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栓水龙头阀门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下颌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