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基桩竖向静荷载试验中测量桩身内力及断面位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6699.2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姜卫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飞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G01N3/00;G01L1/00;G01B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 飞;盛志范 |
地址: | 201206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向 荷载 试验 测量 内力 断面 位移 方法 | ||
1.一种测量基桩桩身内力及断面位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在桩身按纵向预埋套管或直接在桩身纵向钻孔,在套管或钻孔内安装测量系统; 该测量系统由锚头、多点位移计、接长杆及压力管组成;多点位移计一端直接连接在锚头 上,另一端与一接长杆一端相连,该接长杆另一端与另一锚头直接连接;通过压力管加压 使得锚头膨胀,进而固定在套管或钻孔内;当锚头被固定以后,多点位移计通过接长杆测 量相邻两个锚头位置之间的竖向变形;根据实测相邻两个锚头之间的竖向变形,计算该分 段桩身平均轴向应变,推算锚头埋设断面的轴向应变,然后利用混凝土弹性模量标定结果 计算锚头埋设断面的桩身轴力;如果在桩端位置埋有锚头时,该埋设断面轴力就是桩端阻 力;两相邻锚头埋设断面的轴力求出以后,再根据相邻两锚头之间桩的长度、桩横截面周 长推算两锚头之间土层的侧摩阻力;根据桩顶竖向位移观测结果和所有相邻两个锚头位置 之间的竖向变形,推算锚头埋设断面的竖向位移,推算相邻锚头之间桩段竖向位移,建立 起桩土相对位移与桩侧摩阻力关系,从而实现桩身内力及断面竖向位移测量;
其中所述推算两锚头之间土层的侧摩阻力的方法为:
依据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标定结果E=f(ε),计算锚头埋设断面的桩身轴力N=A·E·ε, 推算出相邻两锚头之间的轴力差ΔN=Ni+1-Ni;Ni为第i个锚头的所在断面的桩身轴力,根 据轴力差ΔN以及相邻两锚头之间桩的长度L、桩的横截面周长C,计算桩侧各土层的分 层摩阻力f=ΔN/CL;
所述建立桩土相对位移与桩侧摩阻力的关系的步骤为:
根据某级荷载下桩顶竖向位移大小及相邻两锚头之间的竖向变形量S,计算第i个锚 头埋设断面i的竖向位移Si=S-(ΔD1+ΔD2+····+ΔDi-1),ΔDj为第j+1个锚头与 第j个锚头之间桩身竖向变形量,j=1,2,…,i-1,计算相邻两锚头之间桩段的竖向位移 S=0.5×(Si+Si+1),从而建立桩土相对位移S′与桩侧土层摩阻力f两者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制桩时埋设套管或基桩施工完毕后直接在桩身钻孔;套管或钻孔轴线平行于 桩身纵轴线,且沿横截面中心轴线方向对称布置;
(2)依据试桩所在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记录、地区经验及设计要求设置 锚头数量及其埋设断面位置;
(3)将若干锚头、多点位移计及接长杆组成的测量系统在试验现场连接组装,经调 试正常后插入套管或钻孔内至设定的位置,同时将压力管及多点位移计电缆通过锚头引出 至地面便于操作与观测的位置;
(4)在地面上操纵加压设备,将压力通过压力管传至锚头,使得锚头受力膨胀,对 套管管壁或钻孔孔壁施加足够的锚固力,使两者之间应紧密接触,牢固结合;
(5)安装基桩竖向静荷载试验仪器、设备,静载试验开始后按照常规方法记录荷载 大小以及桩顶竖向位移;
(6)在某级荷载作用下位移稳定,施加下一级荷载以前,记录某级荷载下的多点位 移计读数,计算相邻两个锚头位置之间的桩身竖向变形量ΔD;
(7)相邻两锚头之间桩段的长度L已知,计算两个锚头位置之间的桩身平均轴向应 变ε′=ΔD/L,推算出锚头埋设断面桩身混凝土的轴向应变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飞,未经高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66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