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转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6843.2 | 申请日: | 200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仇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7D3/01;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2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转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转移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从储罐中抽取强酸或强碱类液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工业企业都是用耐腐蚀储罐储存强酸或强碱,需要使用时,需将储罐中强酸或强碱转移到容器中,现一般使用耐腐蚀泵抽酸或碱液,再转移到其它容器中使用,耐腐蚀泵抽酸或碱现基本都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此结构在使用时需人对管3和耐腐蚀泵4中进行填液才能正常工作,否则耐腐蚀泵只能空转而不能吸液,填液时关闭阀1、4、9,打开阀7,从管道口8将强酸或碱液体灌填到其中,待其填满,关闭阀闸7,打开阀闸1、4、9,开启电机带动耐腐蚀泵进行液体转移,由于转移液体为强酸或强碱类液体,灌装填液操作很危险,如稍有不慎溅出或泄露都将伤害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人用容器对泵和管道内填液的液体转移装置。
本发明一种液体转移装置,其由:储罐2、吸液管3、阀4、耐腐蚀泵5、出液管6、阀7、引出管8、阀9、防吸空储罐11、阀12、阀13组成,其特征在于:防吸空储罐11在吸液管3与耐腐蚀泵5之间,防吸空储罐11上有引出管8与出液管6相连;引出管8与出液管6的连接处前后有阀9和阀13;耐腐蚀泵5与防吸空储罐11的连接管上有阀12,防吸空储罐11为灌满需转移液体的密封容器,在防吸空储罐11在离其底部1/3位置设有液位观察孔14,其位置高于与泵连接的导管,在其顶部设有液位观察孔15,阀13处装有感应器16。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体转移装置,利用开关阀门有效的防止了耐腐蚀泵空转不吸液的问题,无需人工对耐腐蚀泵和管件内进行灌液,有效了保证了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液体转移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液体转移装置结构图。
图中,阀1,储罐2、吸液管3、阀4、耐腐蚀泵5、出液管6、阀7、引出管8、阀9、转移容器10、防吸空储罐11、阀12、阀13,液位观察孔14,液位观察孔15,感应器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一种液体转移装置,其由:储罐2、吸液管3、阀4、耐腐蚀泵5、出液管6、阀7、引出管8、阀9、防吸空储罐11、阀12、阀13组成,其特征在于:防吸空储罐11在吸液管3与耐腐蚀泵5之间,防吸空储罐11上有引出管8与出液管6相连;引出管8与出液管6的连接处前后有阀9和阀13;耐腐蚀泵5与防吸空储罐11的连接管上有阀12,防吸空储罐11为灌满需转移液体的密封容器,在防吸空储罐11在离其底部1/3位置设有液位观察孔14,其位置高于与泵连接的导管,在其顶部设有液位观察孔15,阀13处装有感应器16。
其工作情况为,首次使用时打开阀4,阀7,阀9,阀12,关闭阀13,开启电机带动耐腐蚀泵5工作,过几分钟,待感应器14感应有液体时,关闭阀7,打开阀13,进行液体转移工作。此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液位观察孔14观察,如液位有低于观察孔14,则需对防吸空储罐11进行填充,打开阀4,阀7,阀12,阀13,关闭阀9,开启电机带动耐腐蚀泵5工作,待液面回升至液位观察孔15时,停止填充,可保证后续继续工作。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液装置,利用开关阀门有效的防止了耐腐蚀泵空转不吸液的问题,无需人工对耐腐蚀泵和管件内进行灌液,有效了保证了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6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集热装置
- 下一篇:空调箱及空气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