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烃联合生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6895.X | 申请日: | 200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1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肖剑;郭宏利;钟禄平;杨卫胜;郭艳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5/08 | 分类号: | C07C15/08;C07C4/12;C07C5/52;C07C7/12;C07C7/14;C07C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烃 联合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烃联合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二甲苯是石化工业主要的基本有机原料之一,在化纤、合成树脂、农药、医药、塑 料等众多化工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典型的对二甲苯生产方法是从石脑油催化重整生 成的热力学平衡的含乙苯的二甲苯即碳八芳烃中通过多级深冷结晶分离或分子筛模拟移 动床吸附分离(简称吸附分离)技术,将对二甲苯从沸点与之相近的异构体混合物中分离出 来。而对于邻位和间位的二甲苯的处理,往往采取C8A异构化(简称异构化)技术,使之异 构化为对二甲苯。为了增产对二甲苯,利用甲苯歧化或甲苯与碳九及其以上芳烃歧化与烷 基转移(简称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生成苯和C8A,从而增产C8A,是有效的增产对二 甲苯的工艺路线。
迄今为止,世界上比较典型的、也比较成熟的与甲苯歧化相关的工艺有六十年代末工 业化的Tatoray传统甲苯歧化工艺、八十年代末推出的MTDP及近年来推出的S-TDT工艺和 TransPlus工艺。甲苯选择性歧化是生产对二甲苯的一个新途径。由于甲苯在经改性的 ZSM-5催化剂上可以进行选择性歧化生成苯和高对二甲苯浓度的C8A,因此只需经简单的 一步冷冻分离就能分离出大部分的对二甲苯。近年来,随着催化剂性能的不断提高,该工 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典型工艺有八十年代后期已工业化的MSTDP甲苯选择性歧化工 艺和近年来推出的pX-Plus工艺。
已工业化的甲苯选择性歧化工艺-MSTDP,以经过处理的ZSM-5型中孔分子筛为催化 剂处理甲苯原料,可得到高对二甲苯浓度(85~90%,重量百分比,除注明外以下相同)的 C8A和硝化级的苯。尚未见工业应用报道的PX-plus工艺,其主要工艺指标为甲苯转化率 30%条件下,二甲苯中pX的选择性达到90%,苯与pX的摩尔比为1.37。
然而,在这类甲苯选择性歧化的工艺中,在具有高对位选择性的同时伴随着对原料选 择的苛刻性。此类工艺只能以甲苯为原料,而C9+A在此工艺中是没有用途的,至少不能被 直接利用,造成芳烃资源的浪费。除此以外,该工艺还副产大量的苯,造成对二甲苯收率 偏低,这是选择性歧化工艺致命的缺点。
典型的Tatoray工艺的反应器进料是以甲苯和碳九芳烃(C9A)为反应原料。由Tatoray 工艺生成的二甲苯是处于热力学平衡组成的异构体混合物,最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对二甲苯 含量一般只有24%左右。相对于甲苯选择性歧化能得到90%左右的对二甲苯浓度的混合二 甲苯这一点而言,无疑Tatoray工艺处于明显的劣势,但是,Tatoray工艺相对于甲苯选择 性歧化工艺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Tatoray工艺可以把C9A转化为苯和二甲苯。以Tatoray 工艺为基础的文献有USP4341914、中国专利98110859.8、USP2795629、USP3551510、 中国专利97106719.8等。具有代表性的USP4341914提出的工艺流程为将重整产物进行芳 烃分馏,得到的甲苯和C9A进入Tatoray工艺单元进行歧化与炕基转移反应,反应生成物 经分离后甲苯和C9A以及部分碳十(C10A)循环,苯作为产品采出,碳八芳烃以及从异构化 单元来的碳八芳烃一起进入pX分离装置分离出高纯度的对二甲苯产品,其它的碳八芳烃异 构体到异构化单元进行二甲苯异构化反应重新得到处于热力学平衡的混合二甲苯。
重芳烃脱烷基生产C6~C8芳烃工艺近些年来随着甲苯选择性歧化工艺的兴起而逐渐 引起人们的重视。USP5763721和USP5847256分别提出了用于重芳烃脱烷基反应的催化 剂。其中,USP5847256公布了一种含铼的丝光沸石催化剂,该催化剂特别适用于转化含 乙基多的原料,能得到甲苯、二甲苯以及苯等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68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氯乙烯转化脱水装置
- 下一篇:由甲醇或二甲醚生产丙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