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血管新生融合蛋白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56955.8 申请日: 2009-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1838329A 公开(公告)日: 2010-09-22
发明(设计)人: 周新华;赵建阳;孙九如 申请(专利权)人: 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C12N15/62;C12P21/02;A61K38/17;A61K47/48;A61P35/00;A61P19/04;A61P9/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1203 上海市张***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血管 新生 融合 蛋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说地涉及抑制血管新生的重组DNA序列、该DNA序列表达的融合蛋白及其在病理性血管新生疾病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成人体内的血管绝大多数处于静止状态,血管新生只见于少数病理或生理状态。生理状态仅发生于创伤修复,组织再生和妇女的生理周期。病理情况发生于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和干癣,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AMD)。肿瘤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命脉”。(Hanahanand Folkman,Cell,1996,86:353-364)。近年来,抗血管新生治疗成为肿瘤等疾病治疗的热点和最有前途的领域。

血管生成由多个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组成的复杂系统调节,成人的血管生成严格受此促进和抑制平衡调节。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基膜的水解、迁移和血管构建的调节作用强,特异性高,是目前发现的主要特异促血管生成因子。(Folkman J,et al.Science1987;235:442;Giampietro G,etal.Cancer Metastassis Rev 1994;Ferrara.Endocrine Reviews2004,25(4):581-611)因此,针对VEGF信号通路的抗血管新生治疗成为抗肿瘤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

VEGF受体有3种,flt-1(fms-like tyrosine kinase,VEGFR-1),Flk-1/KDR(fetal liver kinase 1-murine homologue/Kinase insert Domain containingReceptor-human homologue,VEGFR-2)和flt-4(VEGFR-3)。VEGFR-1,2,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VEGFR-3主要分布于淋巴内皮。他们由含7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的细胞外区、膜区及酪氨酸激酶区组成。该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通过受体和配体结合而激活,由受体磷酸化而引起细胞内许多酶和其他反应。其中Flk-1(KDR)在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起决定作用。

通过抗VEGF抗体和可溶性VEGF受体片断可以阻断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上VEGF受体(flt-1,KDR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阻止由VEGF介导的信息传导,抑制由VEGF高表达而引起的病理性新生血管的生长。这类VEGF抑制剂包括Avastin(bevacizumab),Lucentis,VEGF-Trap等,用于治疗血管新生相关的疾病。2004年美国FDA批准的针对血管新生的抗癌药物Avastin就是特异性结合VEGF的单克隆抗体,其机理就是通过结合VEGF达到阻断VEGF与其受体结合的目的(Ferrara et al,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2004,3:391-400)。但是Avastin有两个主要缺点:1.亲和力较低2.3*10-9,抗体用量大。2.没有PLGF结合能力。

因此,理想化的VEGF阻断剂是VEGF受体的细胞外片段,其具有天然的针对VEGF的高特异性和亲和力(Kuo et al,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s,2001,98:4605-4610),比Avastin的亲和力高20-100倍(Ferrara N et al,Nature medicine.2003,9:669-676)。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抗PLGF可以抑制肿瘤的血管新生和转移,可以显著增强抗VEGF的抗血管新生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抑制一些抗VEGF治疗无效的肿瘤生长(Fischer C.et al,cell,131:463-475)。因此利用flt-1与PLGF也具有高亲和力(Christinger,HW.Et al,J.Biol.Chem.2004,279(11):10382-8)的特点,用含有flt-1受体片段的融合蛋白可以结合VEGF和PLGF具有更加优良的抗血管新生治疗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69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